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纷错的解释

纷错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七上-曹子建中的「玄微子隐居大荒之庭,飞遁离俗,澄神定灵;轻禄慠贵,与物无营;耽虚好静,羡此永生;独驰思于天云之际,无物象而能倾。于是镜机子闻而将往说焉。驾超野之驷,乘追风之舆,经迥漠,出幽墟,入乎泱漭之野,遂届玄微子之所居。其居也,左激水,右高岑,背洞溪,对芳林。冠皮弁,被文裘,出山岫之潜穴,倚峻崖而嬉游。志飘飖焉,峣峣焉,似若狭六合而隘九州,若将飞而未逝,若举翼而中留。于是镜机子攀葛藟而登,距岩而立,顺风而称曰:“予闻君子不遁俗而遗名,智士不背世而灭勋。今吾子弃道艺之华,遗仁义之英;耗精神乎虚廓,废人事之纪经。譬若画形于无象,造响于无声。未之思乎?何所规之不通也!”玄微子俯而应之曰:“嘻!有是言乎?夫太极之初,浑沌未分,万物纷错,与道俱隆。盖有形必朽,有迹必穷;芒芒元气,谁知其终;名秽我身,位累我躬。窃慕古人之所志,仰老庄之遗风;假灵龟以托喻,宁掉尾于涂中。”」篇,“纷错”解释为指相并而生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周瑜鲁肃吕蒙传中的「先是,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,周瑜、甘宁并劝权取蜀。权以咨备;备内欲自规,乃伪报曰:“备与璋托为宗室,冀凭英灵,以匡汉朝。今璋得罪左右,备独竦惧;非所敢闻,愿加宽贷。若不获请,备当放发归于山林!”后备西图璋,留关羽守。权曰:“猾虏,乃敢挟诈!”及羽与肃邻界,数生狐疑;疆埸纷错,肃常以欢好抚之。备既定益州,权求长沙、零、桂;备不承旨,权遣吕蒙率众进取。备闻,自还公安,遣羽争郡。肃住益阳,与羽相拒。肃邀羽相见,各驻兵马百步上,但诸将军单刀俱会。肃因责数羽曰:“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,卿家军败,远来,无以为资故也!今已得益州,既无奉还之意;但求郡,又不从命!”语未究竟,坐有人曰:“夫土地者,惟德所在耳。何常之有!”肃厉声呵之,辞色甚切。羽操刀起谓曰:“此自国家事,是人何知!”目使之去。备遂割湘水为界,于是罢军。肃年,建安年卒。权为举哀,又临其葬。诸葛亮亦为发哀。权称尊号,临坛,顾谓公卿曰:“昔鲁子敬尝道此,可谓明于事势矣!”肃遗腹子淑。既壮,濡须督张承谓终当远到(至)。永安中,为昭武将军,都亭侯,武昌督。建衡中,假节,迁夏口督。所在严整,有方干。凤凰年卒。子睦袭爵,领兵马。」篇,“纷错”解释为混杂交错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楚辞》九叹中的「忧苦」篇,“纷错”解释为形容内心烦闷。受:接受,承受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方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