汾水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三卷 北山经-北次二经中的「又西二百五十里,曰少阳之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赤银。酸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汾水,其中多美赭。」篇,“汾水”解释为:汾河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三卷 北山经-北次二经中的「又北五十里,曰县雍之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铜,其兽多闾麋,其鸟多白翟、白[有鸟(左右)]。晋水出焉,而东南流注于汾水。其中多鮆鱼,其状如儵而赤麟,其音如叱,食之不骄。」篇,“汾水”解释为:汾河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三卷 北山经-北次二经中的「又北二百里,曰狐岐之山,无草木,多青碧。胜水出焉,而东北流注于汾水,其中多苍玉。」篇,“汾水”解释为:汾河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十三卷 海内东经中的「汾水出上窳北,而西南注河,入皮氏南。」篇,“汾水”解释为:今汾河。上窳(yǔ):地名。一说在今山西静乐县北。 原文 »
下一词汇:高贵乡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