皋陶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墨子》所染中的「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: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。所入者变,其色亦变,五入必,而已则为五色矣!故染不可不慎也! 非独染丝然也,国亦有染。舜染于许由、伯阳,禹染于皋陶、伯益,汤染于伊尹、仲虺,武王染于太公、周公。此四王者所染当,故王天下,立为天下,功名蔽天地。举天下之仁义显人,必称此四王者。 夏桀染于干辛、推哆,殷纣染于崇侯、恶来,厉王染于厉公长父、荣夷终,幽王染于傅公夷、蔡公穀。此四王者,所染不当,故国残身死,为天下僇。举天下不义辱人,必称此四王者。」篇,“皋陶”解释为:传说中东夷族首领,虞舜时任掌管刑法的官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淮南子》第九卷 主术训中的「蘧伯玉为相。子贡往观之,曰:“何以治国?”曰:“以弗治治之。”简子欲伐卫,使史黯往觌焉。还报曰:“蓬伯玉为相,未可以加兵。”固塞险阻,何足以致之!故皋陶喑而为大理,天下无虐刑,有贵于言者也;师旷瞽而为太宰,晋无乱政,有贵于见者也。故不言之令,不视之见,此伏羲、神农之所以为师也。故民之化也,不从其所言而从所行。」篇,“皋陶”解释为:舜的名臣,掌管刑狱。喑:声音嘶哑。大理:官名,掌管刑法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政事 第三中的「贾充初定律令,与羊祜共咨太傅郑冲。冲曰:“皋陶严明之旨,非仆暗懦所探。”羊曰:“上意欲令小加弘润。”冲乃粗下意。」篇,“皋陶”解释为:舜时的法官,制定了法令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设论-扬子云中的「“今大汉左东海,右渠搜,前番禺,后椒涂。东南一尉,西北一候。徽以纠墨,制以锧 ,散以礼乐,风以《诗》《书》,旷以岁月,结以倚庐。天下之士,雷动云合,鱼鳞杂袭,咸营于八区,家家自以为稷契,人人自以为皋陶,戴 垂缨,而谈者皆拟于阿衡,五尺童子羞比晏婴与夷吾。当涂者升青云,失路者委沟渠。旦握权则为卿相,夕失势则为匹夫。譬若江湖之崖,渤澥之岛,乘雁集不为之多,双凫飞不为之少。昔三仁去而殷墟,二老归而周炽,子胥死而吴亡,种、蠡存而越霸。五羖入而秦喜,乐毅出而燕惧。范雎以折摺而危穰侯,蔡泽以噤吟而笑唐举。故当其有事也,非萧、曹、子房、平、勃、樊、霍则不能安;当其无事也,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,亦无所患。故世乱,则圣哲驰骛而不足;世治,则庸夫高枕而有余。」篇,“皋陶”解释为:皋陶(yáo),也称咎繇。传说舜之臣,掌刑狱之事,偃姓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程郭董刘蒋刘传中的「蒋济字子通,楚国平阿人也。仕郡计吏,州别驾。建安年,孙权率众围合肥。时大军征荆州,遇疾疫。唯遣将军张喜,单将千骑,过领汝南兵,以解围,颇复疾疫。济乃密白刺史,伪得喜书,云“步骑万已到雩娄”,遣主簿迎喜;部使赍书,语城中守将。部得入城,部为贼所得。权信之,遽烧围走,城用得全。明年,使于谯,太祖问济曰:“昔孤与袁本初对官渡,徙燕、白马民。民不得走,贼亦不敢抄。今欲徙淮南民,何如?”济对曰:“是时兵弱贼强,不徙必失之。自破袁绍,北拔柳城;南向江、汉,荆州交臂:威震天下,民无他志。然百姓怀土,实不乐徙,惧必不安。”太祖不从。而江、淮间余万众,皆惊走吴。后济使诣邺,太祖迎见大笑曰:“本但欲使避贼,乃更驱尽之!”拜济丹阳太守。大军南征还,以温恢为扬州刺史;济为别驾,令曰:“季子为臣,吴宜有君。今君还州,吾无忧矣。”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,太祖闻之,指前令与左将军于禁、沛相封仁等曰:“蒋济宁有此事!有此事,吾为不知人也。此必愚民乐乱,妄引之耳。促理出之!”辟为丞相主簿,西曹属。令曰:“舜举皋陶,不仁者远。臧否得中,望于贤属矣。”关羽围樊、襄阳。太祖以汉帝在许,近贼,欲徙都。司马宣王及济说太祖曰:“于禁等为水所没,非战攻之失;于国家大计,未足有损。刘备、孙权,外亲内疏;关羽得志,权必不愿也。可遣人劝蹑其后,许割江南以封权,则樊围自解。”太祖如其言。权闻之,即引兵西袭公安、江陵。羽遂见擒。」篇,“皋陶”解释为:皋陶(yáo),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。曾被舜任命为司法官。后被禹选为继承人,因早死未继位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本纪》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三国志》韩崔高孙王传中的「明帝即位,赐爵关内侯,转光禄勋,司隶校尉。属郡皆罢非法除过员吏。林为政推诚,简存大体,是以去后每辄见思。散骑常侍刘劭作《考课论》,制下百僚。林议曰:“案《周官》考课,其文备矣;自康王以下,遂以陵迟,此即考课之法存乎其人也。及汉之季,其失岂在乎佐吏之职不密哉?方今军旅,或猥或猝;备之以科条,申之以内外;增减无常,固难矣。且万目不张举其纲,众毛不整振其领。皋陶仕虞,伊尹臣殷,不仁者远。帝、王未必如,而各以治乱。《易》曰:‘易简,而天下之理得矣。’太祖随宜设辟,以遗来今,不患不法古也。以为今之制度,不为疏阔,惟在守勿失而已。若朝臣能任仲山甫之重,‘式是百辟’,则孰敢不肃?”景初元年,司徒、司空并缺,散骑侍郎孟康荐林曰:“夫宰相者,天下之所瞻效;诚宜得秉忠履正本德仗义之士,足为海内所师表者。窃见司隶校尉崔林,禀自然之正性,体高雅之弘量。论其所长以比古人:忠直不回,则史鱼之俦;清俭守约,则季文之匹也。牧守州郡,所在而治;及为外司,万里肃齐;减台辅之妙器,衮职之良才也。”后年,遂为司空,封安阳亭侯,邑百户。公封列侯,自林始也。顷之,又进封安阳乡侯。」篇,“皋陶”解释为:皋陶(yáo),传说中远古东夷族的首领。曾被虞舜任命为司法官员。后被禹选为继承人,因早死未能继位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本纪》。 原文 »
〔7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张顾诸葛步传中的「后中书吕壹典校文书,多所纠举。骘上疏曰:“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,吹毛求瑕;重案深诬,辄欲陷人以成威福。无罪无辜,横受大刑;是以使民跼天蹐地,谁不战栗?昔之狱官,惟贤是任;故皋陶作士,吕侯赎刑,张、于廷尉:民无冤枉。休泰之祚,实由此兴。今之小臣,动与古异;狱以贿成,轻忽人命;归咎于上,为国速怨。夫人吁嗟,王道为亏,甚可仇疾;明德慎罚,哲人惟刑,书传所美。自今蔽狱,都下则宜咨顾雍;武昌则陆逊、潘濬。平心专意,务在得情。骘党神明,受罪何恨!”又曰:“天子父天母地,故宫室百官,动法列宿;若施政令,钦顺时节。官得其人,则阴阳和平,曜循度。至于今日,官僚多阙;虽有大臣,复不信任。如此,天地焉得无变?故频年枯旱,亢阳之应也。又嘉禾年月日,赤乌年正月日及日,地皆震动。地,阴类,臣之象;阴气盛故动,臣下专政之故也。夫天地现异,所以警悟人主:可不深思其意哉!”又曰:“丞相顾雍、上大将军陆逊、太常潘濬,忧深责重,志在竭诚;夙夜兢兢,寝食不宁;念欲安国利民,建久长之计:可谓心膂股肱,社稷之臣矣!宜各委任;不使他官监其所司,责其成效,课其负殿。此臣者,思虑不到则已;岂敢专擅威福,期负所天乎?”又曰:“悬赏以显善,设刑以威奸;任贤而使能,审明于法术:则何功而不成,何事而不辨,何听而不闻,何视而不睹哉!若今郡守、百里,皆各得其人,共相经纬。如是,庶政岂不康哉!窃闻诸县并有备吏,吏多民烦,俗以之弊。但小人因缘衔命,不务奉公而作威福;无益视听,更为民害:愚以为可切罢省。”权亦觉悟,遂诛吕壹。骘前后荐达屈滞,救解患难,书数上。权虽不能悉纳,然时采其言,多蒙济赖。」篇,“皋陶”解释为: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。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官。士:官名。主管刑法。 原文 »
〔8〕出自《孟子》滕文公章句-滕文公章句上凡五章中的「“尧以不得舜为己忧,舜以不得禹、皋陶为己忧。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,农夫也。分人以财谓之惠,教人以善谓之忠,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。是故以天下与人易,为天下得人难。孔子曰:‘大哉尧之为君!惟天为大,惟尧则之,荡荡乎民无能名焉?君哉舜也!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!’尧舜之治天下,岂无所用其心哉?亦不用于耕耳。」篇,“皋陶”解释为:音gāo yáo,虞舜时之司法官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