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庚寅的解释

庚寅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骚上-屈平中的「帝高阳之苗裔兮,朕皇考曰伯庸。摄提贞于孟陬兮,惟庚寅吾以降。皇览揆余初度兮,肇锡余以嘉名。名余曰正则兮,字余曰灵均。纷吾既有此内美兮,又重之以修能。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。汩余若将不及兮,恐年岁之不吾与。朝搴阰之木兰兮,夕揽洲之宿莽。日月忽其不淹兮,春与秋其代序。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迟暮。不抚壮而弃秽兮,何不改此度也?乘骐骥以驰骋兮,来吾导夫先路!」篇,“庚寅”解释为王逸《楚辞章句》:“日也。”正月里的一天,是寅日。按,以上二句根据王逸说屈原生于寅年寅月寅日。后人据此考据后,推算出屈原生日在楚威王元年正月十四日,即前339年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穆天子传》卷一中的「庚寅,北风雨雪。天子以寒之故,命王属休。」篇,“庚寅”解释为十月十五日。距前“乙酉”五日。丁谦《干支表》:“当作‘庚戌’,距前二十五日。盖由虖沱上游西抵犬戎境,非五日所能至,移后二十日,情事方合。是日觞于犬戎南雷水之上,以雨雪天寒休息。”顾实作“二十二日”,即距前“乙酉”五日。案,犬戎以今甘肃为核心区域,亦广泛分布于今宁夏、陕西、内蒙古、山西、河北一带,故五日可达接近周边境的犬戎部落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穆天子传》卷四中的「庚寅 ,至于重[生僻字 详见原文]氏黑水之阿 。爰有野麦 ,爰有荅堇 ,西膜之所谓木禾 ,重[生僻字 详见原文]氏之所食 。爰有采石之山 ,重[生僻字 详见原文]氏之所守。曰枝斯、璿瑰、[生僻字 详见原文]瑶、琅玕、玪[生僻字 详见原文]、[生僻字 详见原文][生僻字 详见原文]、玗琪、[生僻字 详见原文]尾 ,凡好石之器于是出 。」篇,“庚寅”解释为七月十八日。距前“丁亥”三日。丁谦《干支表》:“距前三日,至于重[img alt="生僻字_古文自编7086号"]/pic/texts/x6wwu-u086.png[/img]氏黑水。”顾实作“六月二十八日”,亦距前三日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穆天子传》卷四中的「庚寅 ,天子西游,乃宿于[生僻字 详见原文] 。」篇,“庚寅”解释为五月二十九日。距前“甲申”六日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穆天子传》卷六中的「庚寅,天子南征。」篇,“庚寅”解释为十二月八日。距前“己丑”一日。 原文 »

〔6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文帝纪中的「年春正月,初令“谋反大逆乃得相告;其余,皆勿听治。敢妄相告,以其罪罪之”。月,行自许昌还洛阳宫。夏月,立太学;制经课试之法,置《春秋穀梁》博士。月,有司以公卿朝朔望日。因奏疑事;听断大政,论辩得失。秋月,行东巡,幸许昌宫。月,为水军,亲御龙舟。循蔡、颍,浮淮,幸寿春。扬州界将吏士民,犯岁刑以下,皆原除之。月,遂至广陵。赦青、徐州,改易诸将守。冬月,乙卯,太白昼现。行还许昌宫。月,庚寅,以冀州饥,遣使者开仓廪赈之。戊申晦,日有食之。月,诏曰:“先王制礼,所以昭孝事祖:大则郊社,其次宗庙,辰、行,名山、水川。非此族也,不在祀典。叔世衰乱,崇信巫史;至乃宫殿之内,户牖之间,无不沃酹。甚矣其惑也!自今,其敢设非(祀)礼之祭、巫祝之言,皆以执左道论。著于令典。”是岁,穿天渊池。」篇,“庚寅”解释为旧历十一日。 原文 »

〔7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明帝纪中的「年春月,诏曰:“古之帝王,封建诸侯,所以藩屏王室也。《诗》不云乎,‘怀德维宁,宗子维城’。秦、汉继周,或强或弱,俱失厥中。大魏创业,诸王开国;随时之宜,未有定制:非所以永为后法也。其改封诸侯王,皆以郡为国。”月,癸酉,行东巡;所过存问高年鳏寡孤独,赐谷帛。乙亥,月犯轩辕大星。夏月,壬寅,行幸许昌宫。甲子,初进新果于庙。月,皇子殷薨,追封谥安平哀王。秋月,以卫尉董昭为司徒。月,行幸摩陂。治许昌宫,起景福、承光殿。冬月,殄夷将军田豫帅众讨吴将周贺于成山,杀贺。月,丙寅,太白昼现;有星孛于翼,近太微上将星。庚寅,陈思王植薨。月,行还许昌宫。」篇,“庚寅”解释为旧历二十八日。 原文 »

〔8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明帝纪中的「年春月,(乙)己未,太白犯荧惑。癸酉,诏曰:“‘鞭作官刑’,所以纠慢怠也;而顷多以无辜死。其减鞭杖之制,著于令。”月,庚寅,山阳公薨;帝素服发哀,遣使持节,典护丧事。己酉,大赦。夏月,大疫。崇华殿灾。丙寅,诏有司以太牢告祠文帝庙。追谥山阳公为汉孝献皇帝,葬以汉礼。是月,诸葛亮出斜谷,屯渭南;司马宣王率诸军拒之。诏宣王:“但坚壁拒守,以挫其锋;彼进不得志,退无与战;久停则粮尽,虏略无所获:则必走矣。走而追之,以逸待劳:全胜之道也。”」篇,“庚寅”解释为旧历初六日。 原文 »

〔9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明帝纪中的「年春正月,戊子,以大将军司马宣王为太尉。己亥。复置朔方郡。京都大疫。丁巳,皇太后崩。乙亥,陨石于寿光县。月,庚寅,葬文德郭后。营陵于首阳陵涧西,如终制。是时,大治洛阳宫,起昭阳、太极殿,筑总章观。百姓失农时。直臣杨阜、高堂隆等各数切谏;虽不能听,常优容之。秋月,洛阳崇华殿灾。月,庚午,立皇子芳为齐王,询为秦王。丁巳,行还洛阳宫。命有司复崇华;改名“龙殿”。冬月,己酉,中山王衮薨。壬申,太白昼现。月,丁酉,行幸许昌宫。」篇,“庚寅”解释为旧历十一日。 原文 »

〔10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少帝纪中的「高贵乡公讳髦,字彦士。文帝孙,东海定王霖子也。正始年,封郯县高贵乡公。少好学,夙成。齐王废,公卿议迎立公。月,己丑,公至于玄武馆,群臣奏请舍前殿;公以先帝旧处,避止西厢。群臣又请以法驾迎,公不听。庚寅,公入于洛阳。群臣迎拜西掖门南;公下舆,将答拜。傧者请曰:“仪不拜。”公曰:“吾人臣也。”遂答拜。至止车门下舆。左右曰:“旧乘舆入。”公曰:“吾被皇太后征,未知所为?”遂步至太极东堂,见于太后。其日,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,百僚陪位者欣欣焉。诏曰:“昔祖神武圣德,应天受祚。齐王嗣位,肆行非度,颠覆厥德。皇太后深惟社稷之重,延纳宰辅之谋,用替厥位,集大命于余人。以眇眇之身,托于王公之上,夙夜祗畏;惧不能嗣守祖宗之大训,恢中兴之弘业;战战兢兢,如临于谷。今群公卿士,股肱之辅;方征、镇,宣力之佐:皆积德累功,忠勤帝室。庶凭先祖、先父、有德之臣,左右小子,用保乂皇家;俾朕蒙暗,垂拱而治。盖闻人君之道,德厚侔天地,润泽施海;先之以慈爱,示之以好恶;然后教化行于上,兆民听于下。朕虽不德,昧于大道,思与宇内,共臻兹路。《书》不云乎,‘安民则惠,黎民怀之’。”大赦。改元。减乘舆服御、后宫用度,及罢尚方御府百工技巧靡丽无益之物。」篇,“庚寅”解释为旧历初五日。 原文 »

〔1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少帝纪中的「庚寅,太傅孚、大将军文王、太尉柔、司徒冲稽首言:“伏见中令:故高贵乡公悖逆不道,自陷大祸;依汉昌邑王罪废故事,以民礼葬。臣等备位,不能匡救祸乱,式遏奸逆;奉令震悚,肝心悼栗。《春秋》之义,‘王者无外’,而书襄王‘出居于郑’;不能事母,故绝之于位也。今高贵乡公肆行不轨,几危社稷;自取倾覆,人神所绝:葬以民礼,诚当旧典。然臣等伏惟殿下仁慈过隆,虽存大义,犹垂哀矜;臣等之心,实有不忍,以为可加恩,以王礼葬之。”太后从之。」篇,“庚寅”解释为旧历初八日。 原文 »

〔1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少帝纪中的「初,自平蜀之后,吴寇屯逼永安;遣荆、豫诸军,掎角赴救。月,贼皆遁退。月,庚寅,命中抚军司马炎,副贰相国事,以同鲁公拜后之义。癸巳,诏曰:“前逆臣钟会,构造反乱,聚集征行将士,劫以兵威;始吐奸谋,发言桀逆;逼胁众人,皆使下议。仓猝之际,莫不惊慑。相国左司马夏侯和、骑士曹属朱抚,时使在成都;中领军司马贾辅、郎中羊琇,各参会军事。和、琇、抚,皆抗节不挠,拒会凶言;临危不顾,词旨正烈。辅语散将王起,说‘会奸逆凶暴,欲尽杀将士’,又云‘相国已率万众西行讨会’;欲以称张形势,感激众心。起出,以辅言宣语诸军,遂使将士益怀奋励。宜加显宠,以彰忠义。其进和、辅爵为乡侯;琇、抚爵关内侯;起宣传辅言,告令将士,所宜赏异,其以起为部曲将。”癸卯,以卫将军司马望为骠骑将军。月,戊午,以中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。辛未,诏曰:“吴贼政刑暴虐,赋敛无极。孙休遣使邓句,敕交阯太守锁送其民,发以为兵。吴将吕兴,因民心愤怒,又承王师平定巴蜀;即纠合豪杰,诛除句等,驱逐太守长吏;抚和吏民,以待国命。真、日南郡闻兴去逆即顺,亦齐心响应,与兴协同。兴移书日南州郡,开示大计;兵临合浦,告以祸福;遣都尉唐谱等诣进乘县,因南中都督护军霍弋,上表自陈。又交阯将吏各上表,言:‘兴创造事业,大小承命。郡有山寇,入连诸郡。惧其计异,各有携贰。权时之宜,以兴为督交阯诸军事、上大将军、定安县侯。乞赐褒奖,以慰边荒。’乃心款诚,形于辞旨。昔仪父朝鲁,《春秋》所美;窦融归汉,待以殊礼。今国威远震,抚怀合;方包举殊裔,混表。兴,首向王化,举众稽服;万里驰义,请吏率职。宜加宠遇,崇其爵位;既使兴等怀忠感悦,远人闻之,必皆竞劝。其以兴为使持节,都督交州诸军事,南中大将军,封定安县侯;得以便宜从事,先行后上。”策命未至,兴为下人所杀。」篇,“庚寅”解释为旧历初三日。 原文 »

〔1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后妃传中的「明帝即位,尊后为皇太后,称“永安宫”。太和年,诏封表安阳亭侯。又进爵乡侯,增邑并前百户,迁中垒将军。以表子详为骑都尉。其年,帝追谥太后父永,为安阳乡敬侯;母董,为都乡君。迁表昭德将军,加金紫,位特进;表第子训,为骑都尉。及孟武母卒,欲厚葬,起祠堂。太后止之曰:“自丧乱以来,坟墓无不发掘。皆由厚葬也,首阳陵可以为法。”青龙年春,后崩于许昌,以终制营陵。月庚寅,葬首阳陵西。帝进表爵为观津侯,增邑百,并前千户。迁详为驸马都尉。年,追改封永为观津敬侯,世妇董为堂阳君;追封谥后兄浮为梁里亭戴侯,都为武城亭孝侯,成为新乐亭定侯:皆使使者奉策,祠以太牢。表薨,子详嗣;又分表爵,封详弟述为列侯。详薨,子钊嗣。」篇,“庚寅”解释为旧历十一日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癸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