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宫人的解释

宫人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穆天子传》卷六中的「曰士女错踊,九[缺字]乃终。丧主伊扈,哭出造舍,父兄宗姓及在位者从之。佐者哭,且彻馈及壶鼎俎豆。众宫人各[缺字]其职,皆哭而出。井利[缺字]事,后出而收。」篇,“宫人”解释为官名。负责君王的日常生活事务。《周礼·天官·宫人》:“宫人,中士四人,下士八人……”孙诒让云:“此官掌王寝,亦主服御之事。”[缺字]:司,执。檀本作“供”字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董二袁刘传中的「卓性残忍不仁,遂以严刑胁众,睚眦之隙必报,人不自保。尝遣军到阳城。时适月社,民各在其社下。悉就断其男子头,驾其车牛,载其妇女财物;以所断头系车辕轴,连轸而还洛;云攻贼大获,称“万岁”。入开阳城门,焚烧其头;以妇女与甲兵,为婢妾。至于奸乱宫人、公主。其凶逆如此。初,卓信任尚书周毖、城门校尉伍琼等。用其所举韩馥、刘岱、孔伷、张(资)咨、张邈等出宰州郡;而馥等至官,皆合兵将以讨卓。卓闻之,以为毖、琼等通情卖己,皆斩之。」篇,“宫人”解释为宫女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辛毗杨阜高堂隆传中的「是时大司马曹真伐蜀,遇雨不进。阜上疏曰:“昔文王有赤乌之符,而犹日昃不暇食;武王白鱼入舟,君臣变色。而动得吉瑞,犹尚忧惧;况有灾异,而不战竦者哉?今吴、蜀未平,而天屡降变;陛下宜深有以专精应答,侧席而坐;思示远以德,绥迩以俭。间者诸军始进,便有天雨之患;稽阂山险,已积日矣。转运之劳,担负之苦,所费已多;若有不继,必违本图。《传》曰:‘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。’徒使军困于山谷之间,进无所略,退又不得,非主兵之道也。武王还师,殷卒以亡,知天期也。今年凶民饥,宜发明诏损膳减服;技巧珍玩之物,皆可罢之。昔邵信臣为少府于无事之世,而奏罢浮食;今者军用不足,益宜节度。”帝即召诸军还。后诏大议政治之不便于民者,阜议以为:“致治在于任贤,兴国在于务农。若舍贤而任所私,此忘治之甚者也;广开宫馆,高为台榭,以妨民务,此害农之甚者也;百工不敦其器,而竞作奇巧,以合上欲,此伤本之甚者也;孔子曰‘苛政甚于猛虎’,今守功文俗之吏,为政不通治体,苟好烦苛,此乱民之甚者也。当今之急,宜去‘甚’;并诏公卿郡国,举贤良方正敦朴之士而选用之,此亦求贤之端也。”阜又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;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。吏守旧令,对曰:“禁密,不得宣露。”阜怒,杖吏百,数之曰:“国家不与卿为密,反与小吏为密乎!”帝闻而愈敬惮阜。帝爱女淑,未期而夭;帝痛之甚,追封平原公主,立庙洛阳。葬于南陵,将自临送。阜上疏曰:“文皇帝、武宣皇后崩,陛下皆不送葬;所以重社稷、备不虞也。何至孩抱之赤子而可送葬也哉!”帝不从。」篇,“宫人”解释为宫女。见幸:受宠爱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周礼》天官 冢宰-叙官中的「宫人,中士四人,下士八人,府二人,史四人,胥八人,徒八十人。」篇,“宫人”解释为官名。掌管王寝宫的清扫、执烛、供炭等事。孙诒让曰:“此官掌王寝,亦主服御之事。”下文掌舍、幕人、掌次,皆其属官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西京杂记》卷二中的「画工弃市」篇,“宫人”解释为指嫔妃、宫女。赂:用财通路,即为某一目的有意赠人财物。 原文 »

〔6〕出自《西京杂记》卷二中的「搔头用玉」篇,“宫人”解释为宫女。搔头:簪子的俗称。白居易《长恨歌》曰:“翠翘金雀玉搔头。”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关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