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光禄勋的解释

光禄勋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诔上-潘安仁中的「杨绥,字仲武,荥阳宛陵人也。中领军肃侯之曾孙,荆州刺史戴侯之孙,东武康侯之子也。八岁丧父,其母郑氏,光禄勋密陵成侯之元女,操行甚高,恤养幼孤,以保乂夫家,而免诸艰难。戴侯、康侯,多所论著,又善草隶之艺。子以妙年之秀,固能综览义旨,而轨式模范矣。虽舅氏隆盛,而孤贫守约,心安陋巷,体服菲薄,余甚奇之。若乃清才俊茂,盛德日新,吾见其进,未见其已也。既藉三叶世亲之恩,而子之姑,余之伉俪焉,往岁卒于德宫里,丧服同次,绸缪累月,苟人必有心,此亦款诚之至也。不幸短命,春秋二十九,元康九年夏五月己亥卒。呜呼哀哉!乃作诔曰:」篇,“光禄勋”解释为官名。九卿之一,掌管宫殿门户。这里的光禄勋密陵成侯指郑默。元女:长女,大女儿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文帝纪中的「黄初元年月,癸酉,以河内之山阳,邑万户,奉汉帝为山阳公;行汉正朔;以天子之礼郊祭;上书不称“臣”;京都有事于太庙,致胙;封公之子为列侯。追尊皇祖太王曰太皇帝,考武王曰武皇帝,尊王太后曰皇太后。赐男子爵人级;为父后及孝悌、力田人级。以汉诸侯王为崇德侯,列侯为关中侯。以颍阴之繁阳亭为繁昌县。封爵、增位各有差。改相国为司徒,御史大夫为司空,奉常为太常,郎中令为光禄勋,大理为廷尉,大农为大司农。郡国、县邑,多所改易。更授匈奴南单于呼厨泉魏玺绶,赐青盖车、乘舆、宝剑、玉玦。月,初营洛阳宫。戊午幸洛阳。是岁,长水校尉戴陵谏不宜数行弋猎。帝大怒,陵减死罪等。」篇,“光禄勋”解释为官名。主管皇宫警卫,指挥并且考察三署郎官。在郊祀时还负责礼品进献。为九卿之一。曹丕称帝,出于政治动机多改官名。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后,形成两套职官系统。一是东汉献帝之下的汉官系统,中心在许县;另一是曹操之下的魏官系统,中心在邺县。曹丕取代东汉,两套系统实施合并,不仅恢复东汉旧制,重设三公,而且多采东汉职官的旧名。以此表明曹魏是由东汉禅代而来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王卫二刘傅传中的「景初中,受诏作《都官考课》。劭上疏曰:“百官考课,王政之大较,然而历代弗务;是以治典阙而未补,能否混而相蒙。陛下以上圣之宏略,愍王纲之弛颓,神虑内鉴,明诏外发。臣奉恩旷然,得以启矇,辄作《都官考课》条,又作《说略》篇。臣学寡识浅,诚不足以宣畅圣旨,著定典制。”又以为“宜制礼作乐,以移风俗”,著《乐论》篇;事成未上。会明帝崩,不施行。正始中,执经讲学,赐爵关内侯。凡所撰述,《法论》、《人物志》之类百余篇。卒,追赠光禄勋。子琳嗣。」篇,“光禄勋”解释为官名。九卿之一。统率全部郎官。在东汉是宫廷卫队的总指挥官。曹魏时宫廷警卫主要由武卫将军担任,光禄勋成为闲职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霍王向张杨费传中的「向朗字巨达,襄阳宜城人也。荆州牧刘表,以为临沮长;表卒,归先主。先主定江南,使朗督秭归、夷道、巫(山)、夷陵县军民事。蜀既平,以朗为巴西太守。顷之转任牂牁。又徙房陵。后主践阼,为步兵校尉,代王连领丞相长史。丞相亮南征,朗留统后事。年,随亮汉中。朗素与马谡善,谡逃亡,朗知情不举;亮恨之,免官还成都。数年,为光禄勋。亮卒后徙左将军,追论旧功,封显明亭侯,位特进。初,朗少时虽涉猎文学;然不治素检,以吏能见称。自去长史,优游无事垂()年;乃更潜心典籍,孜孜不倦。年逾,犹手自校书,刊定谬误;积聚篇卷,于时最多。开门接宾,诱纳后进;但讲论古义,不干时事,以是见称。上自执政,下及童冠,皆敬重焉。延熙年卒。子条嗣,景耀中,为御史中丞。朗兄子宠,先主时为牙门将。秭归之败,宠营特完。建兴元年封都亭侯。后为中部督,典宿卫兵。诸葛亮当北行,表与后主曰:“将军向宠,性行淑均,晓畅军事;试用于昔,先帝称之曰能,是以众议举宠为督。愚以为营中之事,悉以咨之;必能使行阵和睦,优劣得所也。”迁中领军。延熙年,征汉嘉蛮夷,遇害。宠弟充,历射声校尉、尚书。」篇,“光禄勋”解释为官名。九卿之一。统领郎官守卫皇宫门户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嗣主传中的「年春月,白虎门北楼灾。秋月,始新言黄龙现。月壬午,大雨震电,水泉涌溢。乙酉,立皇后朱氏。戊子,立子[生僻字 详见原文]为太子,大赦。冬月,以卫将军濮阳兴为丞相;廷尉丁密、光禄勋孟宗,为左、右御史大夫。休以丞相兴及左将军张布有旧恩,委之以事:布典宫省;兴关军国。休锐意于典籍,欲毕览百家之言。尤好射雉,春夏之间,常晨出夜还,唯此时舍书。休欲与博士祭酒韦曜、博士盛冲讲论道艺。曜、冲,素皆切直:布恐入侍,发其阴失,令己不得专;因妄饰说,以拒遏之。休答曰:“孤之涉学,群书略遍,所见不少也。其明君暗主,奸臣贼子;古今贤愚,成败之事:无不览也。今曜等入,但欲与论讲书耳;不为从曜等,始更受学也。纵复如此,亦何所损?君特当以曜等恐道臣下奸变之事,以此不欲令入耳;如此之事,孤已自备之,」篇,“光禄勋”解释为官名。九卿之一。主管皇宫警卫,指挥并考察下属的郎官。在祭祀时负责礼品的进献。左、右御史大夫:官名。即左御史大夫、右御史大夫。孙吴设置。其职责与御史大夫同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光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