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命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碑文上-蔡伯喈中的「年八十有三,中平三年八月丙午,遭疾而终。临没顾命,留葬所卒。时服素棺,椁财周榇。丧事惟约,用过乎俭。群公百寮,莫不咨嗟。岩薮知名,失声挥涕。大将军吊祠,锡以嘉谥,曰:征士陈君,禀岳渎之精,苞灵曜之纯。天不慭遗老,俾屏我王。梁崩哲萎,于时靡宪。搢绅儒林,论德谋迹,谥曰文范先生。《传》曰:“郁郁乎文哉!”《书》曰:“洪范九畴,彝伦攸叙。”文为德表,范为士则,存诲没号,不亦宜乎!三公遣令史祭以中牢,刺史敬吊,太守南阳曹府君命官作诔曰:“赫矣陈君,命世是生。含光醇德,为士作程。资始既正,守终又令。奉礼终没,休矣清声。”遣官属掾吏,前后赴会,刊石作铭。府丞与比县会葬,荀慈明、韩元长等五百余人,缌麻设位,哀以送之。远近会葬,千人已上。河南尹种府君临郡,追叹功德,述录高行,以为远近鲜能及之。重部大掾,以时成铭。斯可谓存荣没哀,死而不朽者已!乃作铭曰:」篇,“顾命”解释为:遗命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吊文-陆士衡中的「元康八年,机始以台郎出补著作,游乎秘阁,而见魏武帝遗令,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。客曰:“夫始终者,万物之大归;死生者,性命之区域。是以临丧殡而后悲,睹陈根而绝哭。今乃伤心百年之际,兴哀无情之地,意者无乃知哀之可有,而未识情之可无乎?”机答之曰:“夫日食由乎交分,山崩起于朽壤,亦云数而已矣。然百姓怪焉者,岂不以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,居常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故乎?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,济世夷难之智而受困魏阙之下。已而格乎上下者藏于区区之木,光于四表者翳乎蕞尔之土。雄心摧于弱情,壮图终于哀志。长筭屈于短日,远迹顿于促路。呜呼!岂特瞽史之异阙景,黔黎之怪颓岸乎!观其所以顾命冢嗣,贻谋四子,经国之略既远,隆家之训亦弘。又云:‘吾在军中,持法是也。至小忿怒、大过失,不当效也。’善乎,达人之谠言矣。持姬女而指季豹,以示四子曰:‘以累汝。’因泣下。伤哉!曩以天下自任,今以爱子托人。同乎尽者无余,而得乎亡者无存。然而婉娈房闼之内,绸缪家人之务,则几乎密与!又曰:‘吾婕妤妓人,皆著铜爵台。于台堂上施八尺床、 帐,朝晡上脯糒之属。月朝十五,辄向帐作妓。汝等时时登铜爵台,望吾西陵墓田。’又云:‘余香可分与诸夫人。诸舍中无所为,学作履组卖也。吾历官所得绶,皆著藏中。吾余衣裘,可别为一藏,不能者,兄弟可共分之。’既而竟分焉。亡者可以勿求,存者可以勿违,求与违不其两伤乎?悲夫!爱有大而必失,恶有甚而必得。智惠不能去其恶,威力不能全其爱。故前识所不用心,而圣人罕言焉。若乃系情累于外物,留曲念于闺房,亦贤俊之所宜废乎!”于是遂愤懑而献吊云尔。」篇,“顾命”解释为:临终时的嘱咐。冢嗣:长子。此指曹丕。冢,大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穆天子传》卷四中的「戊午,天子东征。顾命伯夭归于丌邦。天子曰:“河宗正也。”伯夭再拜稽首。」篇,“顾命”解释为:原指君王临终遗命。《尚书·顾命》:“成王将崩,命召公﹑毕公率诸侯相康王,作《顾命》。”孔《传》:“临终之命曰顾命。”孔颖达疏:“顾,是将去之意,此言临终之命曰‘顾命’,言临将死去回顾而为语也。”此指临别时君主的诏命。丌邦:其邦,伯夭的邦国。丌,古“其”字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诸夏侯曹传中的「年正月,车驾朝高平陵。爽兄弟皆从。宣王部勒兵马,先据武库。遂出屯洛水浮桥,奏爽曰:“臣昔从辽东还,先帝诏陛下、秦王及臣升御床,把臣臂,深以后事为念。臣言:‘祖亦属臣,以后事为念,此自陛下所见;无所忧苦,万有不如意,臣当以死奉明诏!’黄门令董箕等,才人侍疾者,皆所闻知。今大将军爽,背弃顾命,败乱国典;内则僭拟,外专威权;破坏诸营,尽据禁兵;群官要职,皆置所亲;殿中宿卫,历世旧人皆复斥出,欲置新人以树私计;根据盘互,纵恣日甚。外既如此,又以黄门张当为都监,专共交关;看察至尊,候伺神器;离间宫,伤害骨肉。天下汹汹,人怀危惧;陛下但为寄坐,岂得久安?此非先帝诏陛下及臣升御床之本意也!臣虽朽迈,敢忘往言?昔赵高极意,秦氏以灭;吕、霍早断,汉祚永世。此乃陛下之大鉴,臣受命之时也!太尉臣济、尚书令臣孚等,皆以‘爽为有无君之心,兄弟不宜典兵宿卫’,奏永宁宫。皇太后令敕臣:‘如奏施行。’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:‘罢爽、羲、训吏兵,以侯就第;不得逗留,以稽车驾;敢有稽留,便以军法从事!’臣辄力疾将兵,屯洛水浮桥,伺察非常。”爽得宣王奏事,不通;迫窘不知所为。」篇,“顾命”解释为:君主临终的遗命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