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帝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方孝孺中的「深虑论」篇,“汉帝”解释为:指汉高祖刘邦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乐府下-鲍明远中的「直如朱丝绳,清如玉壶冰。」篇,“汉帝”解释为:指汉成帝。益:更。嗟称:嗟叹称赞。此指“嗟称”赵飞燕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中的「正始年,太仆陶丘、永宁卫尉孟观、侍中孙邕、中书侍郎王基荐宁曰:臣闻龙凤隐耀,应德而臻;明哲潜遁,俟时而动。是以鸑鷟鸣岐,周道隆兴;皓为佐,汉帝用康。伏见太中大夫管宁,应仪之中和,总德之纯懿;含章素质,冰洁渊清;玄虚澹泊,与道逍遥;娱心黄、老,游志艺;升堂入室,究其阃奥;韬古今于胸怀,包道德之机要。中平之际,黄巾陆梁;华夏倾荡,王纲弛顿。遂避时难,乘桴越海;羁旅辽东,余年。在乾之姤,匿景藏光;嘉遁养浩,韬韫儒墨;潜化傍流,畅于殊俗。黄初年,高祖文皇帝畴咨群公,思求俊乂;故司徒华歆,举宁应选。公车特征,振翼遐裔,翻然来翔。行遇屯厄,遭罹疾病,即拜太中大夫。烈祖明皇帝嘉美其德,登为光禄勋。宁疾弥留,未能进道。今宁旧疾已瘳,行年,志无衰倦。环堵筚门,偃息穷巷;饭粥糊口,并日而食;吟咏《诗》、《书》,不改其乐。困而能通,遭难必济;经危蹈险,不易其节;金声玉色,久而弥彰。揆其终始,殆天所祚;当赞大魏,辅亮雍熙。衮职有阙,群下属望。昔高宗刻像,营求贤哲;周文启龟,以卜良佐。况宁前朝所表,名德已著?而久栖迟,未时引致;非所以奉遵明训,继成前志也。陛下践阼,纂承洪绪;圣敬日跻,超越周成。每发德音,动咨师傅。若继祖招贤故典,宾礼俊迈,以广缉熙;济济之化,侔于前代。宁清高恬泊,拟迹前轨;德行卓绝,海内无偶。历观前世玉帛所命,申公、枚乘、周党、樊英之俦,测其渊源,览其清浊,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!诚宜束帛加壁,备礼征聘;仍授几杖,延登东序;敷陈坟素,坐而论道;上正璇玑,协和皇极;下阜群生,彝伦攸叙:必有可观,光益大化。若宁固执匪石,守志箕山;追迹洪崖,参踪巢、许:斯亦圣朝同符唐、虞,“优贤扬历”,垂声千载。虽出处殊途,俯仰异体,至于兴治美俗,其揆也。」篇,“汉帝”解释为:指西汉惠帝刘盈(前 211—前 188)。刘邦的太子。前 195 至前 188 年在位。事见《汉书》卷二。康:平安。刘邦在世时曾想废黜刘盈,张良请来东园公等四位年高有德的隐士,让他们侍从太子。刘邦看到后很感吃惊,打消了原来的念头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五十五《留侯世家》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孙破虏讨逆传中的「建安年,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。策阴欲袭许,迎汉帝;密治兵,部署诸将。未发,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。先是,策杀贡;贡小子与客,亡匿江边。策单骑出,猝与客遇。客击伤策,创甚。请张昭等谓曰:“中国方乱;夫以吴、越之众,江之固,足以观成败。公等善相吾弟!”呼权,佩以印绶,谓曰:“举江东之众,决机于两阵之间,与天下争衡,卿不如我;举贤任能,各尽其心,以保江东,我不如卿。”至夜卒,时年。权称尊号,追谥策曰长沙桓王;封子绍为吴侯,后改封上虞侯。绍卒,子奉嗣。孙皓时,讹言谓奉当立,诛死。」篇,“汉帝”解释为:指汉献帝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