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寿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少帝纪中的「年夏月,大赦。月,吴太傅诸葛恪围合肥新城;诏太尉司马孚拒之。秋月,恪退还。月,诏曰:“故中郎西平郭修,砥节厉行,秉心不回。乃者蜀将姜维寇抄修郡,为所执略。往岁伪大将军费祎,驱率群众,阴图窥窬;道经汉寿,请会众宾。修于广坐之中,手刃击祎,勇过聂政,功逾介子。可谓杀身成仁,释生取义者矣。夫追加褒宠,所以表扬忠义;祚及后胤,所以奖劝将来。其追封修为长乐乡侯,食邑千户,谥曰威侯;子袭爵,加拜奉车都尉;赐银千鉼,绢千匹。以光宠存亡,永垂来世焉。”自帝即位至于是岁,郡国县道多所置省,俄或还复。不可胜记。」篇,“汉寿”解释为:县名。县治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古城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后主传中的「延熙元年春正月,立皇后张氏。大赦,改元。立子璿为太子,子瑶为安定王。冬月,大将军蒋琬出屯汉中。年春月,进蒋琬位为大司马。年春,使越南太守张嶷平定越嶲郡。年冬月,尚书令费祎至汉中,与蒋琬谘论事计,岁尽,还。年春正月,监军姜维督偏军,自汉中还屯涪县。年冬月,大司马蒋琬自汉中还,住涪。月,大赦。以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。年闰月,魏大将军曹爽、夏侯玄等向汉中。镇北大将军王平拒兴势围,大将军费祎督诸军往赴救。魏军退。夏月,安平王理卒。秋月,祎还成都。年秋月,皇太后薨。月,大将军费祎至汉中,行围守。年夏月,费祎还成都。秋,大赦。冬月,大司马蒋琬卒。年,凉州胡王白虎文、治无戴等率众降;卫将军姜维迎逆安抚,居之于繁县。是岁,汶山平康夷反,维往讨,破平之。年夏月,大将军费祎出屯汉中。秋,涪陵属国民夷反,车骑将军邓芝往讨,皆破平之。年春正月,魏诛大将军曹爽等,右将军夏侯霸来降。夏月,大赦。秋,卫将军姜维出攻雍州,不克而还;将军句安、李韶降魏。年,姜维复出西平,不克而还。年夏,大将军费祎还成都。冬,复北驻汉寿。大赦。年,吴(王)主孙权薨。立子琮为西河王。年春正月,大将军费祎为魏降人郭修所杀于汉寿。夏月,卫将军姜维复率众围南安,不克而还。年春正月,姜维还成都。大赦。夏月,维复率众出陇西。冬,拔狄道、河(间)关、临洮县民,居于绵竹、繁县。年春,姜维还成都。夏,复率诸军出狄道,与魏雍州刺史王经战于洮西,大破之。经退保狄道城;维却住钟题。年春,进姜维位为大将军,督戎马。与镇西将军胡济期会上邽,济失誓不至。秋月,维为魏大将军邓艾所破于上邽,维退军还成都。是岁,立子瓒为新干王。大赦。年,闻魏大将(军)诸葛诞据寿春以叛,姜维复率众出骆谷,至芒水。是岁大赦。」篇,“汉寿”解释为:县名。原名葭萌。县治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是仪胡综传中的「潘濬字承明,武陵汉寿人也。弱冠从宋仲子受学。年未,荆州牧刘表,辟为部江夏从事。时沙羡长赃秽不修,濬按杀之,郡震竦。后为湘乡令,治甚有名。刘备领荆州,以濬为治中从事。备入蜀,典留州事。孙权杀关羽,并荆土;拜濬辅军中郎将,授以兵。迁奋威将军,封常迁亭侯。权称尊号,拜为少府。进封刘阳侯。迁太常。溪蛮夷叛乱盘结,权假濬节,督诸军讨之;信赏必行,法不可干;斩首获生,盖以万数。自是群蛮衰弱,方宁静。先是,濬与陆逊俱驻武昌,共掌留事。还,复故。」篇,“汉寿”解释为:县名。县治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