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水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赠答一-王仲宣中的「翩翩者鸿,率彼江滨。君子于征,爰聘西邻。」篇,“黑水”解释为:说法不一,有澜沧江、怒江、金沙江等说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华阳黑水惟梁州。”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铭-陆佐公中的「在齐之季,昏虐君临。威侮五行,怠弃三正。刑酷然炭,暴逾膏柱。民怨神怒,众叛亲离。蹐地无归,瞻乌靡托。于是我皇帝拯之。乃操斗极,把钩陈,翼百神,禔万福。龙飞黑水,虎步西河。雷动风驱,天行地止。命旅致屯云之应,登坛有降火之祥。龟筮协从,人祇响附。穿胸露顶之豪,箕坐椎髻之长,莫不援旗请奋,执锐争先。夏首凭固,庸、岷负阻。协彼离心,抗兹同德。帝赫斯怒,秣马训兵。严鼓未通,凶渠泥首。弘舸连轴,巨槛接舻。铁马千群,朱旗万里。折简而禽庐、九,传檄以下湘、罗。兵不血刃,士无遗镞。而樊、邓威怀,巴、黔厎定。」篇,“黑水”解释为:《尚书·禹贡》:“黑水、西河惟雍州。”萧衍曾为雍州刺史。此指萧衍起兵之地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穆天子传》卷二中的「甲申,至于黑水,西膜之所谓鸿鹭。于是降雨七日,天子留骨六师之属。」篇,“黑水”解释为:水名。地望不明。郭璞注:“水亦出昆仑山西北隅而东南流。”常征云:“黑水即今武威境内之石羊河。其河三源并发冷龙岭,东源曰‘长泉水’,又名‘白塔河’,中源曰‘马城河’,西源曰‘五涧水’,或曰‘沙河’。三源汇流于武威北,即称黑水。”顾实认为黑水,即今新疆的叶尔羌河。钱伯泉云:“黑水即今新疆的叶尔羌河。突厥语和维吾尔语称之为‘喀拉苏’,‘喀拉’为黑的意思,‘苏’为水的意思。”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一卷 南山经-南次三经中的「又东五百里,曰鸡山,其上多金,其下多丹雘。黑水出焉,而南流注于海。其中有鱄鱼,其状如鲋而彘毛,其音如豚,见则天下大旱。?」篇,“黑水”解释为:水名,为澜沧江上游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二卷 西山经-西次三经中的「西南四百里,曰昆仑之丘,是实惟帝之下都,神陆吾司之。其神状虎身而九尾,人面而虎爪。是神也,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。有兽焉,其状如羊而四角,名曰土蝼,是食人。有鸟焉,其状如蜂,大如鸳鸯,名曰钦原,蠚鸟兽则死,蠚木则枯。有鸟焉,其名曰鹑鸟,是司帝之百服。有木焉,其状如棠,黄华赤实,其味如李而无核,名曰沙棠,可以御水,食之使人不溺。有草焉,名曰薲草,其状如葵,其味如葱,食之已劳。河水出焉,而南流东注于无达。赤水出焉,而东南流注于汜天之水。洋水出焉,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。黑水出焉,而西流于大杅。是多怪鸟兽。?」篇,“黑水”解释为:水名,可能为今甘肃西北的黑河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十五卷 大荒南经中的「大荒之中,有不姜之山,黑水穷焉。又有贾山,汔水出焉。又有言山,又有登备之山。有恝恝之山。又有蒲山,澧水出焉。又有隗山,其西有丹,其东有玉。又南有山,漂水出焉。有尾山,有翠山。」篇,“黑水”解释为:水名。一说指今喀什喀尔河;一说是越南境内的黑水河。穷:尽。 原文 »
〔7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十七卷 大荒北经中的「西北海外,黑水之北,有人有翼,名曰苗民。颛顼生驩头,驩头生苗民,苗民厘姓,食肉。有山名曰章山。」篇,“黑水”解释为:水名,可能在今甘肃境内。 原文 »
〔8〕出自《楚辞》天问中的「不任汩鸿,师何以尚之?佥曰何忧?何不课而行之?鸱龟曳衔,鲧何听焉?顺欲成功,帝何刑焉?永遏在羽山,夫何三年不施?伯禹愎鲧,夫何以变化?纂就前绪,遂成考功。何续初继业,而厥谋不同?洪泉极深,何以窴之?地方九则,何以坟之?河海应龙,何尽何历?鲧何所营?禹何所成?康回冯怒,墬何故以东南倾?九州安错?川谷何洿?东流不溢,孰知其故?东西南北,其修孰多?南北顺椭,其衍几何?昆仑县圃,其凥安在?增城九重,其高几里?四方之门,其谁从焉?西北辟启,何气通焉?日安不到,烛龙何照?羲和之未扬,若华何光?何所冬暖?何所夏寒?焉有石林?何兽能言?焉有虬龙,负熊以游?雄虺九首,倏忽焉在?何所不死?长人何守?靡蓱九衢,枲华安居?一蛇吞象,厥大何如?黑水玄趾,三危安在?延年不死,寿何所止?鲮鱼何所?鬿堆焉处?羿焉日?乌焉解羽?」篇,“黑水”解释为: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名,在昆仑山。玄趾:疑为“交趾”,古地名,泛指五岭南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