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弘农的解释

弘农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畋猎下-扬子云中的「明年,上将大夸胡人以多禽兽。秋,命右扶风发民入南山。西自褒斜,东至弘农,南驱汉中,张罗罔罝罘,捕熊罴豪猪,虎豹狖玃,狐兔麋鹿,载以槛车,输长杨射熊馆。以网为周阹,纵禽兽其中,令胡人手搏之,自取其获,上亲临观焉。是时,农民不得收敛。雄从至射熊馆,还,上《长杨赋》。聊因笔墨之成文章,故藉翰林以为主人,子墨为客卿以风。其辞曰:」篇,“弘农”解释为郡名。治所在今河南灵宝东北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碑文上-蔡伯喈中的「先生讳寔,字仲弓,颍川许人也。含元精之和,应期运之数。兼资九德,总修百行。于乡党则恂恂焉,彬彬焉。善诱善导,仁而爱人,使夫少长,咸安怀之。其为道也,用行舍藏,进退可度。不徼讦以干时,不迁贰以临下。四为郡功曹,五辟豫州,六辟三府,再辟大将军。宰闻喜半岁,太丘一年。德务中庸,教敦不肃。政以礼成,化行有谧。会遭党事,禁固二十年。乐天知命,澹然自逸。交不谄上,爱不渎下。见机而作,不俟终日。及文书赦宥,时年已七十。遂隐丘山,悬车告老。四门备礼,闲心静居。大将军何公,司徒袁公,前后招辟,使人晓喻,云欲特表,便可入践常伯,超补三事,纡佩金紫,光国垂勋。先生曰:“绝望已久,饰巾待期而已。”皆遂不至。弘农杨公,东海陈公,每在衮职,群寮贺之,皆举手曰:“颍川陈君,绝世超伦,大位未跻,惭于臧文窃位之负。”故时人高其德,重乎公相之位也。」篇,“弘农”解释为郡名。治弘农县(今河南灵宝)。杨公:指杨赐,时任太尉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武帝纪中的「金城边章、韩遂杀刺史、郡守以叛,众余万,天下骚动。征太祖为典军校尉。会灵帝崩,太子即位,太后临朝。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,太后不听;进乃召董卓,欲以胁太后。卓未至而进见杀。卓到,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,京都大乱。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,欲与计事。太祖乃变易姓名,间行东归;出关,过中牟。为亭长所疑,执诣县。邑中或窃识之,为请得解。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。太祖至陈留,散家财,合义兵,将以诛卓。冬月,始起兵于己吾。是岁,中平年也。」篇,“弘农”解释为王国名。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北。献帝:即刘协(公元 181—234)。刘辩的异母弟。东汉末代皇帝。公元190 至 220 年在位。在位期间东汉王朝已名存而实亡。事详《后汉书》卷九《献帝纪》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王卫二刘傅传中的「卫觊字伯儒,河东安邑人也。少夙成,以才学称。太祖辟为司空掾、属;除茂陵令、尚书郎。太祖征袁绍,而刘表为绍援,关中诸将又中立;益州牧刘璋与表有隙,觊以治书侍御史使益州,令璋下兵以缀表军。至长安,道路不通,觊不得进,遂留镇关中。时方大有还民,关中诸将多引为部曲。觊书与荀彧曰:“关中,膏腴之地;顷遭荒乱,人民流入荆州者万余家。闻本土安宁,皆企望思归。而归者无以自业,诸将各竞招怀,以为部曲。郡县贫弱,不能与争,兵家遂强。旦变动,必有后忧。夫盐,国之大宝也,自乱来散放,宜如旧置使者监卖。以其直益市犁牛,若有归民,以供给之。勤耕积粟,以丰殖关中。远民闻之,必日夜竞还。又使司隶校尉留治关中以为之主,则诸将日削,官民日盛,此强本弱敌之利也。”彧以白太祖。太祖从之,始遣谒者仆射监盐官,司隶校尉治弘农。关中服从,乃白召觊还。稍迁尚书。魏国既建,拜侍中,与王粲并典制度。」篇,“弘农”解释为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鸿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