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服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碑文下-沈休文中的「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,是开金运,祚始玉筐。三仁去国,五曜入房,亦白其马,侯服周王。本枝派别,因菜命氏,涉徐而东,义均梁徙。自兹以降,怀青拖紫,崇基岩岩,长澜沵沵。惟圣造物,龙飞天步,载鼎载革,有除有布。高皇赫矣,仰膺乾顾;景皇蒸哉,实启洪祚。乔岳峻峙,命世兴贤,膺期诞德,绝后光前。几以成务,觉在民先,位非大宝,爵乃上天。」篇,“侯服”解释为:犹臣服,谓以诸侯之礼服事天子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侯服于周,天命靡常。”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董刘马陈董吕传中的「董和字幼宰,南郡枝江人也。其先本巴郡江州人。汉末,和率宗族西迁,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、江原长,成都令。蜀土富实,时俗奢侈;货殖之家,侯服玉食;婚姻葬送,倾家竭产。和躬率以俭,恶衣蔬食,防遏逾僭,为之轨制;所在皆移风变善,畏而不犯。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,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;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,璋听留年。还,迁益州太守,其清约如前。与蛮夷从事,务推诚心;南土爱而信之。先主定蜀,征和为掌军中郎将。与军师将军诸葛亮,并署左将军、大司马府事;献可替否,共为欢交。自和居官食禄,外牧殊域,内干机衡,余年;死之日,家无儋石之(财)储。亮后为丞相,教与群下曰:“夫参署者,集众思、广忠益也。若远小嫌,难相违覆,旷阙损矣。违覆而得中,犹弃弊v而获珠玉。然人心苦不能尽,惟徐元直处兹不惑。又董幼宰参署年,事有不至,至于返,来相启告。苟能慕元直之,幼宰之殷勤,有忠于国,则亮可少过矣。”又曰:“昔初交州平,屡闻得失;后交元直,勤见启诲;前参事于幼宰,每言则尽;后从事于伟度,数有谏止。虽姿性鄙暗,不能悉纳;然与此子终始好合,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。”其追思和如此。」篇,“侯服”解释为:侯爵所穿的礼服。这里指华丽的衣着。玉食:非常珍美的食品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《国语》中的「祭公谏征犬戎」篇,“侯服”解释为:诸侯们服侍天子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尚书》夏书-禹贡中的「五百里甸服:百里赋纳緫,二百里纳铚,三百里纳秸服,四百里粟,五百里米。五百里侯服:百里采,二百里男邦,三百里诸侯。五百里绥服:三百里揆文教,二百里奋武卫。五百里要服:三百里夷,二百里蔡。五百里荒服:三百里蛮,二百里流。」篇,“侯服”解释为:在甸服之外的五百里范围,是五服之中的第二等,距离国都一千里。侯,即斥侯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