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环堵的解释

环堵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杂诗上-张景阳中的「黑蜧跃重渊,商羊舞野庭。」篇,“环堵”解释为四周的墙壁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中的「正始年,太仆陶丘、永宁卫尉孟观、侍中孙邕、中书侍郎王基荐宁曰:臣闻龙凤隐耀,应德而臻;明哲潜遁,俟时而动。是以鸑鷟鸣岐,周道隆兴;皓为佐,汉帝用康。伏见太中大夫管宁,应仪之中和,总德之纯懿;含章素质,冰洁渊清;玄虚澹泊,与道逍遥;娱心黄、老,游志艺;升堂入室,究其阃奥;韬古今于胸怀,包道德之机要。中平之际,黄巾陆梁;华夏倾荡,王纲弛顿。遂避时难,乘桴越海;羁旅辽东,余年。在乾之姤,匿景藏光;嘉遁养浩,韬韫儒墨;潜化傍流,畅于殊俗。黄初年,高祖文皇帝畴咨群公,思求俊乂;故司徒华歆,举宁应选。公车特征,振翼遐裔,翻然来翔。行遇屯厄,遭罹疾病,即拜太中大夫。烈祖明皇帝嘉美其德,登为光禄勋。宁疾弥留,未能进道。今宁旧疾已瘳,行年,志无衰倦。环堵筚门,偃息穷巷;饭粥糊口,并日而食;吟咏《诗》、《书》,不改其乐。困而能通,遭难必济;经危蹈险,不易其节;金声玉色,久而弥彰。揆其终始,殆天所祚;当赞大魏,辅亮雍熙。衮职有阙,群下属望。昔高宗刻像,营求贤哲;周文启龟,以卜良佐。况宁前朝所表,名德已著?而久栖迟,未时引致;非所以奉遵明训,继成前志也。陛下践阼,纂承洪绪;圣敬日跻,超越周成。每发德音,动咨师傅。若继祖招贤故典,宾礼俊迈,以广缉熙;济济之化,侔于前代。宁清高恬泊,拟迹前轨;德行卓绝,海内无偶。历观前世玉帛所命,申公、枚乘、周党、樊英之俦,测其渊源,览其清浊,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!诚宜束帛加壁,备礼征聘;仍授几杖,延登东序;敷陈坟素,坐而论道;上正璇玑,协和皇极;下阜群生,彝伦攸叙:必有可观,光益大化。若宁固执匪石,守志箕山;追迹洪崖,参踪巢、许:斯亦圣朝同符唐、虞,“优贤扬历”,垂声千载。虽出处殊途,俯仰异体,至于兴治美俗,其揆也。」篇,“环堵”解释为指狭隘的居室。筚门:竹片或树枝编的门。环堵筚门是贫民住处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庄子》杂篇-让王中的「原宪居鲁,环堵之室,茨以生草;蓬户不完,桑以为枢;而瓮牖二室,褐以为塞;上漏下湿,匡坐而弦。子贡乘大马,中绀而表素,轩车不容巷,往见原宪。原宪华冠縰履,杖藜而应门。子贡曰:“嘻!先生何病?”原宪应之曰:“宪闻之,无财谓之贫,学而不能行谓之病。今宪贫也,非病也。”子贡逡巡而有愧色。原宪笑曰:“夫希世而行,比周而友,学以为人,教以为己,仁义之慝,舆马之饰,宪不忍为也。” 曾子居卫,缊袍无表,颜色肿哙,手足胼胝。三日不举火,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衿而肘见,纳屦而踵决。曳、縰而歌商颂,声满天地,若出金石。天子不得臣,诸侯不得友。故养志者忘形,养形者忘利,致道者忘心矣。」篇,“环堵”解释为四周各一丈之墙称为堵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太平广记》廉俭中的「卢怀慎」篇,“环堵”解释为四周环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墙。形容狭小、简陋的居室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容斋随笔》廉俭中的「陶渊明」篇,“环堵”解释为四面围绕土墙的狭小而简陋之居室。堵,土墙。上引诸文分别见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《归去来兮辞》《自祭文》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华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