桓子野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任诞 第二十三中的「桓子野每闻清歌,辄唤“奈何”!谢公闻之,曰:“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。”」篇,“桓子野”解释为:桓伊,生卒年不详。清歌:指没有乐器伴奏的唱歌。奈何:《古今乐录》说,“奈何,曲调之遗音也”,即一人唱,众人唤“奈何”帮腔相和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任诞 第二十三中的「王子猷出都,尚在渚下。旧闻桓子野善吹笛,而不相识。遇桓于岸上过,王在船中,客有识之者,云是桓子野。王便令人与相闻,云:“闻君善吹笛,试为我一奏。”桓时已贵显,素闻王名,即便回下车,踞胡床,为作三调。弄毕,便上车去。客主不交一言。」篇,“桓子野”解释为:桓伊,为人谦素,善吹笛,号称“江左第一”,有“笛圣”之称,著名琴曲《梅花三弄》就是根据他的笛谱改编的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方正 第五中的「桓公问桓子野:“谢安石料万石必败,何以不谏?”子野答曰:“故当出于难犯耳。”桓作色曰:“万石挠弱凡才,有何严颜难犯!”」篇,“桓子野”解释为:桓伊(生卒年不详),字叔夏,小字子野(一作野王)。谯国铚县(今安徽濉溪临涣镇)人。东晋将领、名士、著名音乐家。万石:谢万,字万石,是谢安的弟弟。 原文 »
下一词汇:阛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