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帝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辛毗杨阜高堂隆传中的「在郡余年,征拜城门校尉。阜常见明帝著绣帽,被缥绫半袖。阜问帝曰:“此于礼,何法服也?”帝默然不答,自是不法服不以见阜。迁将作大匠。时初治宫室,发美女以充后庭,数出入弋猎。秋,大雨震电,多杀鸟雀。阜上疏曰:“臣闻明主在上,群下尽辞。尧、舜圣德,求非索谏;大禹勤功,务卑宫室;成汤遭旱,归咎责己;周文刑于寡妻,以御家邦;汉文躬行节俭,身衣弋绨。此皆能昭令问,贻厥孙谋者也。伏惟陛下奉武皇帝开拓之大业,守文皇帝克终之元绪;诚宜思齐往古圣贤之善治,总观季世放荡之恶政。所谓善治者,务俭约、重民力也;所谓恶政者,从心恣欲,触情而发也。惟陛下稽古世代之初所以明赫,及季世所以衰弱至于泯灭,近览汉末之变,足以动心戒惧矣。曩使桓、灵不废高祖之法度,文、景之恭俭;太祖虽有神武,于何所施其能邪?而陛下何由处斯尊哉?今吴、蜀未定,军旅在外;愿陛下动则思,虑而后行,重慎出入,以往鉴来。言之若轻,成败甚重。顷者天雨,又多猝暴,雷电非常,至杀鸟雀。天地神明,以王者为子也;政有不当,则见灾谴。克己内讼,圣人所记。惟陛下虑患无形之外,慎萌纤微之初;法汉孝文出惠帝美人,令得自嫁。顷所调送小女,远闻不令,宜为后图;诸所缮治,务从约节。《书》曰:‘族既睦,协和万国。’事思厥宜,以从中道;精心计谋,省息费用。吴、蜀以定,尔乃上安下乐,亲熙熙。如此以往,祖考心欢,‘尧舜其犹病诸’。今宜开大信于天下,以安众庶,以示远人。”时雍丘王植怨于不齿,藩国至亲,法禁峻密;故阜又陈族之义焉。诏报曰:“间得密表,先陈往古明王圣主,以讽暗政;切至之辞,款诚笃实;退思补过,将顺匡救:备至悉矣。览思苦言,吾甚嘉之。”后迁少府。」篇,“惠帝”解释为:即刘盈(前 210—前 188)。刘邦的儿子。前 194 至前 188 年在位。事详《汉书》卷二。美人:嫔妃名。西汉制度,皇后之下,皇帝的嫔妃有十四等,美人为其中第五等。这里泛指后宫的嫔妃,也就是小妾。汉文帝曾下令遣散此前惠帝的嫔妃,让他们改嫁。见《汉书》卷四《文帝纪》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茶经》目录-七之事中的「晋 惠帝,刘司空琨,琨兄子兖州刺史演,张黄门孟阳,傅司隶咸,江洗马统,孙参军楚,左记室太冲,陆吴兴纳,纳兄子会稽内史俶,谢冠军安石,郭弘农璞,桓扬州温,杜舍人毓,武康小山寺释法瑶,沛国夏侯恺,余姚虞洪,北地傅巽,丹阳弘君举,乐安任育长,宣城秦精,敦煌单道开,剡县陈务妻,广陵老姥,河内山谦之。」篇,“惠帝”解释为:晋惠帝司马衷,公元290至306年在位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西京杂记》卷一中的「缢杀如意」篇,“惠帝”解释为:即汉惠帝刘盈(前210—前188),西汉皇帝,汉高祖刘邦长子,吕后所生,前194年—前188年在位。惠帝性格仁慈软弱,因不忍吕后残杀了赵王母子,“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,不听政,故有病也”。(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)后郁郁而终。同寝处:一起生活起居。刘邦死后,吕后召赵王如意至长安,惠帝知晓吕后谋杀意图,将如意接进宫中一同生活以保护赵王。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曰:“孝惠帝慈仁,知太后怒,自迎赵王霸上,与入宫,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。”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苏洵中的「辨奸论」篇,“惠帝”解释为:晋惠帝司马衷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