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山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淮南子》第四卷 地形训中的「东方之美者,有医毋阎之珣玕琪焉。东南方之美者,有会稽之竹箭焉。南方之美者,有华山之金石焉。西方之美者,有霍山之珠玉焉。西北方之美者,有昆仑之球琳琅玕焉。北方之美者,有幽都之筋角焉。东北方之美者,有斥山之文皮焉。中央之美者,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,鱼盐出焉。」篇,“霍山”解释为:在今山西霍县东南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茶经》目录-八之出中的「淮南,以光州上,(生光山县黄头港者,与峡州同。)义阳郡、舒州次,(生义阳县钟山者,与襄州同。舒州,生太湖县潜山者,与荆州同。)寿州下,(盛唐县生霍山者,与衡山同也。)蕲州、黄州又下。(蕲州,生黄梅县山谷;黄州,生麻城县山谷,并与金州、梁州同也。)」篇,“霍山”解释为:山名,又叫作天柱山,位于霍山县西北五里。唐朝时,霍山产茶量颇丰,而且特别有名,有“霍山小团”“黄芽”之说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周礼》夏官 司马-职方氏中的「河内曰冀州,其山镇曰霍山,其泽薮曰杨纡,其川漳,其浸汾、潞,其利松、柏,其民五男三女,其畜宜牛、羊,其谷宜黍、稷。」篇,“霍山”解释为:在今山西霍县东南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五卷 中山经-中山一经中的「又北四十里,曰霍山,其木多穀。有兽焉,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,名曰朏朏,养之可以已忧。」篇,“霍山”解释为:山名,在今山西霍州市东南。 原文 »
下一词汇:遑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