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将军的解释

将军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书中-阮元瑜中的「每览古今所由改趣,因缘侵辱,或起瑕舋,心忿意危,用成大变。若韩信伤心于失楚,彭宠积望于无异,卢绾嫌畏于已隙,英布忧迫于情漏,此事之缘也。孤与将军,恩如骨肉。割授江南,不属本州,岂若淮阴捐旧之恨?抑遏刘馥,相厚益隆,宁放朱浮显露之奏?无匿张胜贷故之变,匪有阴构贲赫之告,固非燕王、淮南之舋也。而忍绝王命,明弃硕交,实为佞人所构会也。」篇,“将军”解释为这里指孙权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后妃传中的「武宣卞皇后,琅邪开阳人。文帝母也。本倡家。年,太祖于谯纳后为妾,后随太祖至洛。及董卓为乱,太祖微服东出避难。袁术传太祖凶问,时太祖左右至洛者,皆欲归。后止之曰:“曹君吉凶未可知!今日还家,明日若在,何面目复相见也?正使祸至,共死何苦?”遂从后言。太祖闻而善之。建安初,丁夫人废,遂以后为继室;诸子无母者,太祖皆令后养之。文帝为太子,左右长御贺后曰:“将军拜太子,天下莫不欢喜。后当倾府藏赏赐。”后曰:“王自以丕年大,故用为嗣;我但当以免无教导之过为幸耳,亦何为当重赐遗乎?”长御还,具以语太祖。太祖悦曰:“怒不变容,喜不失节;故是最为难。”」篇,“将军”解释为指曹丕。他当时任五官中郎将,可以称将军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张乐于张徐传中的「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,屯宛。会汉水暴溢,于禁等没。羽围仁于樊,又围将军吕常于襄阳。晃所将多新卒,以羽难与争锋,遂前,至阳陵陂屯。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、吕建等诣晃,令曰:“须兵马集至,乃俱前。”贼屯偃城。晃到,诡道作都堑,示欲截其后;贼烧屯走。晃得偃城,两面连营;稍前,去贼围丈所。未攻,太祖前后遣殷署、朱盖等,凡营,诣晃。贼围头有屯,又别屯冢。晃扬声当攻围头屯,而密攻冢。羽见冢欲坏,自将步骑千出战。晃击之,退走;遂追陷与俱入围,破之:或自投沔水死。太祖令曰:“贼围堑鹿角重,将军致战全胜,遂陷贼围,多斩首虏。吾用兵余年,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,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。且樊、襄阳之在围,过于莒、即墨;将军之功,逾孙武、穰苴。”晃振旅还摩陂。太祖迎晃里,置酒大会。太祖举巵酒劝晃,且劳之曰:“全樊、襄阳,将军之功也。”时诸军皆集。太祖案行诸营,士卒咸离阵观;而晃军营整齐,将士驻阵不动。太祖叹曰:“徐将军,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!”文帝即王位,以晃为右将军,进封逯乡侯。及践阼,进封杨侯。与夏侯尚讨刘备于上庸,破之。以晃镇阳平,徙封阳平侯。明帝即位,拒吴将诸葛瑾于襄阳。增邑百,并前千百户。病笃,遗令敛以时服。性俭约畏慎,将军,常远斥候,先为不可胜;然后战,追奔争利,士不暇食。常叹曰:“古人患不遭明君,今幸遇之;当以功自效,何用私誉为!”终不广交援。太和元年薨,谥曰壮侯。子盖嗣。盖薨,子霸嗣。明帝分晃户,封晃子、孙人列侯。初,清河朱灵,为袁绍将。太祖之征陶谦,绍使灵督营助太祖,战有功。绍所遣诸将,各罢归,灵曰:“灵观人多矣,无若曹公者,此乃真明主也!今已遇,复何之?”遂留不去。所将士卒慕之,皆随灵留。灵后遂为好将,名亚晃等;至后将军,封高唐(亭)侯。」篇,“将军”解释为统率军队。远斥候:距军营很远就开始布置侦察兵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邓张宗杨传中的「其辞曰:皇帝遗殖,爰滋方。别自中山,灵精是钟。顺期挺生,杰起龙骧。始于燕、代,伯豫君荆。吴、越凭赖,望风请盟。挟巴跨蜀,庸、汉以并。乾坤复秩,宗祀惟宁。蹑基履迹,播德芳声。华夏思美,西伯其音。开庆来世,历载攸兴。 赞昭烈皇帝忠武英高,献策江滨。樊吴连蜀,权我世真。受遗阿衡,整武齐文。敷陈德教,理物移风。贤愚竞心,佥忘其身。诞静邦内,裔以绥。屡临敌庭,实耀其威。研精大国,恨于未夷。 赞诸葛丞相司徒清风,是咨是臧。识爱人伦,孔音锵锵。 赞许司徒关、张赳赳,出身匡世。扶翼携上,雄壮虎烈。藩屏左右,翻飞电发。济于艰难,赞主洪业。侔迹韩、耿,齐声双德。交待无礼,并致奸慝。悼惟轻虑,陨身匡国。 赞关云长、张益德骠骑奋起,连横合从。首事秦,保据河、潼。宗计于朝,或异或同。敌以乘衅,家破军亡。乖道反德,托凤攀龙。 赞马孟起翼侯良谋,料世兴衰。委质于主,是训是咨。暂思经算,睹事知机。 赞法孝直军师美至,雅气晔晔。致命明主,忠情发臆。惟此义宗,亡身报德。 赞庞士元将军敦壮,摧锋登难。立功立事,于时之干。 赞黄汉升掌军清节,亢然恒常。谠言惟司,民思其纲。 赞董幼宰安远强志,允休允烈。轻财果壮,当难不惑。以少御多,殊方保业。 赞邓孔山孔山名方,南郡人也。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。蜀既定,为犍为属国都尉;因易郡名,为朱提太守。(选)迁为安远将军,?降都督,住南昌县。章武年卒。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扬威才干,欷歔文武,当官理任,衎衎辩举。图殖财施,有义有叙。 赞费宾伯宾伯名观,江夏鄳人也。刘璋母,观之族姑;璋又以女妻观。观建安年参李严军,拒先主于绵竹,与严俱降。先主既定益州,拜为裨将军。后为巴郡太守,江州都督。建兴元年封都亭侯,加(振)扬威将军。观为人善于交接。都护李严性自矜高,护军辅匡等年位与严相次,而严不与亲亵。观年少严余岁,而与严通狎如时辈云。年卒。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屯骑主旧,固节不移。既就初命,尽心世规。军资所恃,是辨是裨。 赞王文仪尚书清尚,敕行整身。抗志存义,味览典文。倚其高风,好侔古人。 赞刘子初安汉雍容,或婚或宾。见礼当时,是谓循臣。 赞麋子仲少府修慎,鸿胪明真。谏议隐行,儒林天文。宣班大化,或首或林。 赞王元泰、何彦英、杜(辅国)国辅、周仲直王元泰名谋,汉嘉人也。有容止操行。刘璋时,为巴郡太守。还为州治中从事。先主定益州,领牧,以为别驾。先主为汉中王,用荆楚宿士零陵赖恭为太常,南」篇,“将军”解释为指黄忠。黄忠曾任后将军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宗室传中的「孙韶字公礼。伯父河,字伯海。本姓俞氏,亦吴人也;孙策爱之,赐姓为孙,列之属籍。后为将军,屯京城。初,孙权杀吴郡太守盛宪,宪故孝廉妫览、戴员亡匿山中。孙翊为丹杨,皆礼致之。览为丹杨都尉督兵,员为郡丞。及翊遇害,河驰赴宛陵;责怒览、员以不能全(权)翊,令使奸变得施。人议曰:“伯海与将军疏远,而责我乃(耳)尔;讨虏若来,吾属无遗矣!”遂杀河,使人北迎扬州刺史刘馥;令住历阳,以丹杨应之。会翊帐下徐元、孙高、傅婴等杀览、员。」篇,“将军”解释为指被杀的孙翊。当时他任偏将军。 原文 »

〔6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诸葛滕二孙濮阳传中的「诸葛恪字元逊。瑾长子也。少知名。弱冠拜骑都尉,与顾谭、张休等,侍太子登讲论道艺,并为宾友。从中庶子转为左辅都尉。恪父瑾,面长似驴。孙权大会群臣,使人牵驴入,长检其面,题曰“诸葛子瑜”。恪跪曰:“乞请笔益两字。”因听与笔。恪续其下曰:“之驴”。举坐欢笑,乃以驴赐恪。他日复见,权问恪曰:“卿父与叔父,孰贤?”对曰:“臣父为优。”权问其故,对曰:“臣父知所事,叔父不知:以是为优。”权又大噱。命恪行酒,至张昭前;昭先有酒色,不肯饮,曰:“此非养老之礼也。”权曰:“卿其能令张公辞屈,乃当饮之耳。”恪难昭曰:“昔师尚父,秉旄仗钺,犹未告老也。今军旅之事,将军在后;酒食之事,将军在先:何谓不养老也?”昭卒无辞,遂为尽爵。后蜀使至,群臣并会。权谓使曰:“此诸葛恪雅好骑乘,还告丞相:为致好马。”恪因下谢,权曰:“马未至而谢,何也?”恪对曰:“夫蜀者,陛下之外厩;今有恩诏,马必至也:安敢不谢?”恪之才捷,皆此类也。」篇,“将军”解释为指张昭。当时任辅吴将军。在后:张昭的辅吴将军是荣誉性职务,并不领兵征伐,所以这样说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江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