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颉颃的解释

颉颃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志中-张平子中的「于是仲春令月,时和气清。原隰郁茂,百草滋荣。王雎鼓翼,鸧鹒哀鸣。交颈颉颃,关关嘤嘤。于焉逍遥,聊以娱情。」篇,“颉颃”解释为颉颃(xié háng),鸟上下飞翔。飞而上叫颉,飞而下叫颃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赞-夏侯孝若中的「大夫讳朔,字曼倩,平原厌次人也。魏建安中,分厌次以为乐陵郡,故又为郡人焉。事汉武帝,《汉书》具载其事。先生瑰玮博达,思周变通。以为浊世不可以富贵也,故薄游以取位。苟出不可以直道也,故颉颃以慠世。傲世不可以垂训也,故正谏以明节。明节不可以久安也,故诙谐以取容。洁其道而秽其迹,清其质而浊其文。弛张而不为邪,进退而不离群。」篇,“颉颃”解释为颉颃(xié háng),倔强,倔傲。吕向注:“颉颃,自纵貌,傲慢也。”慠(ào)世:高傲自负,轻视世人。慠,同“傲”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诔上-潘安仁中的「披帙散书,屡睹遗文。有造有写,或草或真。执玩周复,想见其人。纸劳于手,涕沾于巾。龟筮既袭,埏隧既开。痛矣杨子,与世长乖。朝济洛川,夕次山隈。归鸟颉颃,行云徘徊。临穴永诀,抚榇尽哀。遗形莫绍,增恸余怀。魂兮往矣,梁木实摧。呜呼哀哉!」篇,“颉颃”解释为鸟上下飞貌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碣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