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介然的解释

介然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孟子》尽心章句-尽心章句下凡三十八章中的「孟子曰:“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,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。” 孟子谓高子曰:“山径之蹊间,介然用之而成路;为间不用,则茅塞之矣。今茅塞子心矣。”」篇,“介然”解释为意志专一的样子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道德经》目录中的「第53章 行于大道」篇,“介然”解释为微小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列子》仲尼篇中的「陈大夫聘鲁,私见叔孙氏。叔孙氏曰:“吾国有圣人。”曰:“非孔丘邪?”曰:“是也。”“何以知其圣乎?”叔孙氏曰:“吾常闻之颜回,曰:‘孔丘能废心而用形。’”陈大夫曰:“吾国亦有圣人,子弗知乎?”曰:“圣人孰谓?”曰:“老聃之弟子有亢仓之者,得聃之道,能以耳视而目听。”鲁侯闻之大惊,使上卿厚礼而致之。亢仓子应聘而至。鲁侯卑辞请问之。亢仓子曰:“传之者妄。我能视听不用耳目,不能易耳目之用。”鲁侯曰:“此增异矣。其道奈何?寡人终愿闻之。”亢仓子曰:“我体合于心,心合于气,气合于神,神合于无。其有介然之有,唯然之音,虽远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内,来干我者,我必知之。乃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所觉,心腹六脏之知,其自知而已矣。”鲁侯大悦。他日以告仲尼,仲尼笑而不答。」篇,“介然”解释为形容坚定执着的样子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柳宗元中的「驳《复仇议》」篇,“介然”解释为坚定不移。克:约束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噭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