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结绳的解释

结绳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道德经》目录中的「第80章 小国寡民」篇,“结绳”解释为远古时原始人没有文字,在绳上打结来帮助记忆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赠答二-潘安仁中的「肇自初创,二仪烟煴。粤有生民,伏羲始君。」篇,“结绳”解释为用绳子打结以记事。《周易·系辞》:“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。”阐化:阐扬教化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序上-孔安国中的「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,始画八卦,造书契,以代结绳之政,由是文籍生焉。伏羲、神农、黄帝之书,谓之“三坟”,言大道也。少昊、颛顼、高辛、唐、虞之书,谓之“五典”,言常道也。至于夏、商、周之书,虽设教不伦,雅诰奥义,其归一揆,是故历代宝之,以为大训。八卦之说,谓之“八索”,求其义也。九州之志,谓之“九丘”。丘,聚也,言九州所有,土地所生,风气所宜,皆聚此书也。《春秋左氏传》曰:“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。”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。」篇,“结绳”解释为文字产生前的一种记事方法。在绳上打结,用不同形状和数量的结标记不同的事物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结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