介子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少帝纪中的「年夏月,大赦。月,吴太傅诸葛恪围合肥新城;诏太尉司马孚拒之。秋月,恪退还。月,诏曰:“故中郎西平郭修,砥节厉行,秉心不回。乃者蜀将姜维寇抄修郡,为所执略。往岁伪大将军费祎,驱率群众,阴图窥窬;道经汉寿,请会众宾。修于广坐之中,手刃击祎,勇过聂政,功逾介子。可谓杀身成仁,释生取义者矣。夫追加褒宠,所以表扬忠义;祚及后胤,所以奖劝将来。其追封修为长乐乡侯,食邑千户,谥曰威侯;子袭爵,加拜奉车都尉;赐银千鉼,绢千匹。以光宠存亡,永垂来世焉。”自帝即位至于是岁,郡国县道多所置省,俄或还复。不可胜记。」篇,“介子”解释为:即傅介子(?—前 65)。西汉北地郡(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市西北)人。汉昭帝时受命到西域,刺杀背叛汉朝的楼兰国国王,因此被封为义阳侯。传见《汉书》卷七十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楚辞》九章-惜往日中的「闻百里之为虏兮,伊尹烹于庖厨。吕望屠于朝歌兮,宁戚歌而饭牛。不逢汤武与桓缪兮,世孰云而知之?吴信谗而弗味兮,子胥死而后忧。介子忠而立枯兮,文君寤而追求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,报大德之优游。思久故之亲身兮,因缟素而哭之。」篇,“介子”解释为:介子推,春秋时晋国贤臣。重耳逃亡在外,介子推从行。后重耳得国,是为晋文公,遍赏从人,而忘了介子推,介子推遂携母隐于绵山中。后文公想起他的功劳,令人上山寻找,不得,于是放火烧山,欲把介子推逼出。然介子推坚持不出,抱树烧死。立枯:指抱着树而被烧死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楚辞》九章-悲回风中的「上高岩之峭岸兮,处雌蜺之标颠。据青冥而摅虹兮,遂倏忽而扪天。吸湛露之浮源兮,漱凝霜之雰雰。依风穴以自息兮,忽倾寤以婵媛。冯昆仑以瞰雾兮,隐岷山以清江。惮涌湍之礚礚兮,听波声之洶洶。纷容容之无经兮,罔芒芒之无纪。轧洋洋之无从兮,驰委移之焉止。漂翻翻其上下兮,翼遥遥其左右。氾潏潏其前后兮,伴张驰之信期。观炎气之相仍兮,窥烟液之所积。悲霜雪之俱下兮,听潮水之相击。借光景以往来兮,施黄棘之枉策。求介子之所存兮,见伯夷之放迹。心调度而弗去兮,刻著志之无适。」篇,“介子”解释为:即介子推。所存:即所在,指介子推生前居住过的地方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