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山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游览-王仲宣中的「遭纷浊而迁逝兮,漫逾纪以迄今。情眷眷而怀归兮,孰忧思之可任!凭轩槛以遥望兮,向北风而开襟。平原远而极目兮,蔽荆山之高岑。路逶迤而修迥兮,川既漾而济深。悲旧乡之壅隔兮,涕横坠而弗禁。昔尼父之在陈兮,有“归欤”之叹音。锺仪幽而楚奏兮,庄舄显而越吟。人情同于怀土兮,岂穷达而异心。」篇,“荆山”解释为:在湖北武当山东南,汉水的西岸,为漳水发源处。岑:小而高的山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七上-枚叔中的「客曰:“既登景夷之台,南望荆山,北望汝海,左江右湖,其乐无有。于是使博辩之士,原本山川,极命草木,比物属事,离辞连类。浮游览观,乃下置酒于虞怀之宫。连廊四注,台城层构,纷纭玄绿,辇道邪交,黄池纡曲。溷章白鹭,孔鸟 鹄,鹓 䴖,翠鬣紫缨,螭龙德牧,邕邕群鸣。阳鱼腾跃,奋翼振鳞。漃漻?蓼,蔓草芳苓。女桑河柳,素叶紫茎。苗松豫章,条上造天;梧桐并闾,极望成林;众芳芬郁,乱于五风;从容猗靡,消息阳阴。列坐纵酒,荡乐娱心。景春佐酒,杜连理音。滋味杂陈,肴糅错该。练色娱目,流声悦耳。于是乃发《激楚》之结风,扬郑卫之皓乐。使先施、徵舒、阳文、段干、吴娃、闾娵、傅予之徒,杂裾垂髾,目窕心与。揄流波,杂杜若,蒙清尘,被兰泽,嬿服而御。此亦天下之靡丽、皓侈广博之乐也。太子能强起游乎?”太子曰:“仆病,未能也。”」篇,“荆山”解释为:王文濡《古文辞类纂音注》曰:“疑即猎山,当在湖南华容县境,若荆山,则在湖北漳县西,不得云南望也。”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五卷 中山经-中次八经中的「中次八经荆山之首,曰景山,其上多金、玉,其木多杼、檀。雎水出焉,东南流注于江,其中多丹粟,多文鱼。」篇,“荆山”解释为:山系名,在今湖北北部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五卷 中山经-中次八经中的「东北百里,曰荆山,其阴多铁,其阳多赤金,其中多牦牛,多豹、虎,其木多松、柏,其草多竹,多橘、櫾。漳水出焉,而东南流注于雎,其中多黄金,多鲛鱼。其兽多闾、麋。」篇,“荆山”解释为:山名,在今湖北南漳县西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