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术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符命-扬子云中的「诸吏中散大夫臣雄,稽首再拜,上封事皇帝陛下:臣雄经术浅薄,行能无异,数蒙渥恩,拔擢伦比,与群贤并,愧无以称职。臣伏惟陛下以至圣之德,龙兴登庸,钦明尚古,作民父母,为天下主。执粹清之道,镜照四海;听聆风俗,博览广包。参天贰地,兼并神明,配五帝,冠三王,开辟以来,未之闻也。臣诚乐昭著新德,光之罔极。往时司马相如作《封禅》一篇,以彰汉氏之休。臣常有颠眴病,恐一旦先犬马填沟壑,所怀不章,长恨黄泉。敢竭肝胆,写腹心,作《剧秦美新》一篇。虽未究万分之一,亦臣之极思也。臣雄稽首再拜以闻曰:」篇,“经术”解释为:犹经学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二-韦弘嗣中的「今世之人,多不务经术,好玩博弈。废事弃业,忘寝与食,穷日尽明,继以脂烛。当其临局交争,雌雄未决,专精锐意,神迷体倦,人事旷而不修,宾旅阙而不接,虽有太牢之馔,《韶》《夏》之乐,不暇存也。至或赌及衣物,徙棋易行,廉耻之意弛,而忿戾之色发。然其所志不出一枰之上,所务不过方罫之间。」篇,“经术”解释为:犹经学。儒家典范的书称为经,研究经书,或发挥经中义理之学,称为经术、经学。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,儒家经学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强调的学习科目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辛毗杨阜高堂隆传中的「始,景初中,帝以苏林、秦静等并老,恐无能传业者。乃诏曰:“昔先圣既没,而其遗言余教,著于艺。艺之文,礼又为急,弗可斯须离者也。末俗背本,所由来久。故闵子讥原伯之不学,荀卿丑秦世之坑儒;儒学既废,则风化曷由兴哉?方今宿生巨儒,并各年高;教训之道,孰为其继?昔伏生将老,汉文帝嗣以晁错;《穀梁》寡畴,宣帝承以郎。其料郎吏高才解经义者人,从光禄勋隆、散骑常侍林、博士静,分受经礼;主者具为设课试之法。夏侯胜有言:‘士病不明经术;经术苟明,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。’今学者有能究极经道,则爵禄荣宠,不期而至。可不勉哉!”数年,隆等皆卒,学者遂废。」篇,“经术”解释为:儒经的学术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王楼贺韦华传中的「时蔡颖亦在东宫,性好博弈。太子和以为无益,命曜论之。其辞曰:盖闻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,疾没世而名不称;故曰“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”。是以古之志士,悼年齿之流迈而惧名称之不立也,故勉精厉操,晨兴夜寐,不遑宁息;经之以岁月,累之以日力;若宁越之勤,董生之笃;渐渍德义之渊,栖迟道艺之域。且以西伯之圣,姬公之才;犹有日昃待旦之劳,故能隆兴周道,垂名亿载;况在臣庶,而可以已乎?历观古今立功名之士,皆有累积殊异之迹;劳身苦体,契阔勤思;平居不惰其业,穷困不易其素。是以卜式立志于耕牧,而黄霸受道于囹圄;终有荣显之福,以成不朽之名。故山甫勤于夙夜,而吴汉不离公门:岂有游惰哉!今世之人,多不务经术;好玩博弈,废事弃业;忘寝与食,穷日尽明,继以脂烛。当其临局交争,雌雄未决;专精锐意,心劳体倦;人事旷而不修,宾旅阙而不接。虽有太牢之馔,《韶》、《夏》之乐,不暇存也。至或赌及衣物,徙棋易行;廉耻之意弛,而忿戾之色发。然其所志不出枰之上,所务不过方罣之间;胜敌无封爵之赏,获地无兼土之实。技非艺,用非经国。立身者不阶其术,征选者不由其道。求之于战阵,则非孙、吴之伦也;考之于道艺,则非孔氏之门也;以变诈为务,则非忠信之事也;以劫杀为名,则非仁者之意也。而空妨日废业,终无补益;是何异设木而击之,置石而投之哉!且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养,其在朝也竭命以纳忠;临事且犹旰食,而何博弈之足耽?夫然,故孝友之行立,贞纯之名彰也!方今大吴受命,海内未平;圣朝乾乾,务在得人;勇略之士则受熊虎之任,儒雅之徒则处龙凤之署;百行兼苞,文武并骛;博选良才,旌简髦俊;设程试之科,垂金爵之赏:诚千载之嘉会,百世之良遇也!当世之士,宜勉思至道,爱功惜力,以佐明时;使名书史籍,勋在盟府:乃君子之上务,当今之先急也!夫木之枰孰与方国之封?枯棋百孰与万人之将?衮龙之服,金石之乐,足以兼棋局而贸博弈矣。假令世士移博弈之力而用之于诗书,是有颜、闵之志也;用之于智计,是有良、平之思也;用之于资货,是有猗顿之富也;用之于射、御,是有将帅之备也。如此,则功名立而鄙贱远矣!」篇,“经术”解释为:儒家的经典学术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容斋随笔》王楼贺韦华传中的「一世人材」篇,“经术”解释为:经学。以经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。察举:汉代选官制度,经由郡县官员推荐,考核合格即任以官职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