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石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京都上-班孟坚中的「“前唐中而后太液,览沧海之汤汤。扬波涛于碣石,激神岳之 。滥瀛洲与方壶,蓬莱起乎中央。于是灵草冬荣,神木丛生。岩峻崷崪,金石峥嵘。抗仙掌以承露,擢双立之金茎。轶埃堨之混浊,鲜颢气之清英。骋文成之丕诞,驰五利之所刑。庶松乔之群类,时游从乎斯庭。实列仙之攸馆,非吾人之所宁。」篇,“金石”解释为:此指仙山上藏有金矿的石峰。峥嵘:高峻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畋猎中-司马长卿中的「“于是乎卢橘夏熟,黄甘橙楱,枇杷橪柿,亭柰厚朴,梬枣杨梅,樱桃蒲陶,隐夫薁棣,荅遝离支,罗乎后宫,列乎北园。 丘陵,下平原,扬翠叶,扤紫茎,发红华,垂朱荣,煌煌扈扈,照耀巨野。沙棠栎槠,华枫枰栌,留落胥邪,仁频并闾,欃檀木兰,豫章女贞。长千仞,大连抱,夸条直畅,实叶葰茂。攒立丛倚,连卷 佹。崔错癹骫,坑衡 砢。垂条扶疏,落英幡 。纷溶箾 ,猗狔从风。 莅芔歙,盖象金石之声,管籥之音。偨池茈虒,旋还乎后宫。杂袭累辑,被山缘谷,循阪下隰。视之无端,究之无穷。」篇,“金石”解释为:谓钟磬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哀伤-江文通中的「乃有剑客惭恩,少年报士,韩国赵厕,吴宫燕市,割慈忍爱,离邦去里,沥泣共诀,抆血相视。驱征马而不顾,见行尘之时起。方衔感于一剑,非买价于泉里。金石震而色变,骨肉悲而心死。」篇,“金石”解释为:泛指钟磬等乐器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音乐下-马季长中的「或乃聊虑固护,专美擅工。漂凌丝簧,覆冒鼓钟。或乃植持 僂,佁儗宽容。箫管备举,金石并隆。无相夺伦,以宣八风。律吕既和,哀声五降。曲终阕尽,余弦更兴。繁手累发,密栉叠重。踾踧攒仄,蜂聚蚁同。众音猥积,以送厥终。然后少息暂怠,杂弄间奏。易听骇耳,有所摇演。安翔骀荡,从容阐缓。惆怅怨怼,窳圔窴 。聿皇求索,乍近乍远。临危自放,若颓复反。蚡缊 纡, 冤蜿蟺。笢笏抑隐,行入诸变。绞概汩湟,五音代转。挼拿捘臧,递相乘邅。反商下徵,每各异善。」篇,“金石”解释为:金为钟,石为磬。隆:盛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文选》序上-孔安国中的「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,焚书坑儒,天下学士逃难解散,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。汉室龙兴,开设学校,旁求儒雅,以阐大猷。济南伏生,年过九十,失其本经,口以传授,裁二十余篇。以其上古之书,谓之《尚书》。百篇之义,世莫得闻。至鲁共王好治宫室,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,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、夏、商、周之书及传、《论语》《孝经》,皆科斗文字。王又升孔子堂,闻金石丝竹之音,乃不坏宅,悉以书还孔氏。科斗书废已久,时人无能知者。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,定其可知者,为隶古定,更以竹简写之,增多伏生二十五篇。伏生又以《舜典》合于《尧典》,《益稷》合于《皋陶谟》,《盘庚》三篇合为一,《康王之诰》合于《顾命》,复出此篇并序,凡五十九篇,为四十六卷。其余错乱摩灭,不可复知,悉上送官,藏之书府,以待能者。」篇,“金石”解释为:指钟、磬之类的打击乐。丝竹:指琴、瑟、笙、竽之类的管弦乐。这里泛指音乐。 原文 »
〔6〕出自《文选》连珠-陆士衡中的「臣闻柷敔希声,以谐金石之和;鼙鼓疏击,以节繁弦之契。是以经治必宣其通,图物恒审其会。」篇,“金石”解释为:指钟磬类乐器。 原文 »
〔7〕出自《文选》祭文-颜延年中的「兰薰而摧,玉缜则折。物忌坚芳,人讳明洁。曰若先生,逢辰之缺。温风怠时,飞霜急节。嬴芈遘纷,昭怀不端。谋折仪尚,贞蔑椒兰。身绝郢阙,迹遍湘干。比物荃荪,连类龙鸾。声溢金石,志华日月。如彼树芳,实颖实发。望汨心欷,瞻罗思越。藉用可尘,昭忠难阙。」篇,“金石”解释为:钟磬类乐器。李善注引《吴越春秋》:“乐师曰:‘君王之德,可刻之于金石。’” 原文 »
〔8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王楼贺韦华传中的「时蔡颖亦在东宫,性好博弈。太子和以为无益,命曜论之。其辞曰:盖闻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,疾没世而名不称;故曰“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”。是以古之志士,悼年齿之流迈而惧名称之不立也,故勉精厉操,晨兴夜寐,不遑宁息;经之以岁月,累之以日力;若宁越之勤,董生之笃;渐渍德义之渊,栖迟道艺之域。且以西伯之圣,姬公之才;犹有日昃待旦之劳,故能隆兴周道,垂名亿载;况在臣庶,而可以已乎?历观古今立功名之士,皆有累积殊异之迹;劳身苦体,契阔勤思;平居不惰其业,穷困不易其素。是以卜式立志于耕牧,而黄霸受道于囹圄;终有荣显之福,以成不朽之名。故山甫勤于夙夜,而吴汉不离公门:岂有游惰哉!今世之人,多不务经术;好玩博弈,废事弃业;忘寝与食,穷日尽明,继以脂烛。当其临局交争,雌雄未决;专精锐意,心劳体倦;人事旷而不修,宾旅阙而不接。虽有太牢之馔,《韶》、《夏》之乐,不暇存也。至或赌及衣物,徙棋易行;廉耻之意弛,而忿戾之色发。然其所志不出枰之上,所务不过方罣之间;胜敌无封爵之赏,获地无兼土之实。技非艺,用非经国。立身者不阶其术,征选者不由其道。求之于战阵,则非孙、吴之伦也;考之于道艺,则非孔氏之门也;以变诈为务,则非忠信之事也;以劫杀为名,则非仁者之意也。而空妨日废业,终无补益;是何异设木而击之,置石而投之哉!且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养,其在朝也竭命以纳忠;临事且犹旰食,而何博弈之足耽?夫然,故孝友之行立,贞纯之名彰也!方今大吴受命,海内未平;圣朝乾乾,务在得人;勇略之士则受熊虎之任,儒雅之徒则处龙凤之署;百行兼苞,文武并骛;博选良才,旌简髦俊;设程试之科,垂金爵之赏:诚千载之嘉会,百世之良遇也!当世之士,宜勉思至道,爱功惜力,以佐明时;使名书史籍,勋在盟府:乃君子之上务,当今之先急也!夫木之枰孰与方国之封?枯棋百孰与万人之将?衮龙之服,金石之乐,足以兼棋局而贸博弈矣。假令世士移博弈之力而用之于诗书,是有颜、闵之志也;用之于智计,是有良、平之思也;用之于资货,是有猗顿之富也;用之于射、御,是有将帅之备也。如此,则功名立而鄙贱远矣!」篇,“金石”解释为:古代的乐器,按其制作的材料来分,有金、石、丝、竹、匏、土、革、木八大类。这里以金石代指各类乐器。 原文 »
〔9〕出自《容斋随笔》王楼贺韦华传中的「南乡掾史」篇,“金石”解释为:金指钟鼎之类,石指碑碣之类。古人常于日用器物上镌刻文字;又颂功纪事寓戒的文字,多铭于金石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