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武帝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言语 第二中的「晋武帝始登阼,探策得一。王者世数,系此多少。帝既不说,群臣失色,莫能有言者。侍中裴楷进曰:“臣闻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,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。”帝说,群臣叹服。」篇,“晋武帝”解释为:即司马炎(236—290),字安世,河内温县(今河南省温县)人,晋朝开国皇帝,夺魏国政权而称帝。登阼:登上帝位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茶经》目录-七之事中的「《续搜神记》:“晋武帝时,宣城市人秦精,常入武昌山采茗,遇一毛人,长丈余,引精至山下,示以丛茗而去。俄而复还,乃探怀中橘以遗精。精怖,负茗而归。”」篇,“晋武帝”解释为:晋武帝司马炎,字安世,司马昭之子,晋朝开国君主,在位二十六年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容斋随笔》目录-七之事中的「晋之亡与秦、隋异」篇,“晋武帝”解释为:即司马炎(236—290),河内温县(今河南温县)人。司马昭之子,废魏称帝,统一全国,是为武帝。鉴于曹魏孤立而亡,乃大封宗室,使居要地,又撤销州郡守备,为八王之乱及五胡十六国之乱种下祸根。一传而为惠帝:太熙元年(290),晋武帝死,其子司马衷继位,是为惠帝,痴呆不能任事,实为傀儡,被诸王转相挟持,受尽凌辱。 原文 »
下一词汇:浸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