己巳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穆天子传》卷四中的「己巳,至于文山,西膜之所谓[缺字]。觞天子于文山。西膜之人乃献食马三百,牛羊二千,穄米千车,天子使毕矩受之。」篇,“己巳”解释为:八月二十七日。距前“丙寅”三日。丁谦《干支表》:“距前三日,至于文山。”顾实作“八月初七日”,亦距前三日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穆天子传》卷六中的「己巳,天子[缺字]征,舍于菹台。」篇,“己巳”解释为:穆王十六年九月十六日。丁谦云:“《竹书》筑重璧台在十六年春,则此卷皆是年事。”案,穆王作重璧台为十五年事,盛姬死为十六年事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穆天子传》卷六中的「己巳,天子东征,食马于漯水之上。乃鼓之棘,是曰马主。」篇,“己巳”解释为:十一月十七日。距前“丁卯”二日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明帝纪中的「景初元年春(正)月,壬辰,山茌县言黄龙现。于是有司奏,以为魏得地统,宜以建丑之月为正。月,定历改年为孟夏月;服色尚黄;牺牲用白;戎事乘黑首白马,建大赤之旂;朝会,建大白之旗。改太和历曰景初历:其春夏秋冬孟仲季月,虽与正岁不同,至于郊祀、迎气、礿祠、蒸尝、巡狩、蒐田、分至启闭、班宣时令、中气早晚、敬授民事,皆以正岁斗建为历数之序。月,己巳,行还洛阳宫。己丑,大赦。月,戊申,京都地震。己亥,以尚书令陈矫为司徒,尚书左仆射卫臻为司空。丁未,分魏兴之魏阳,锡郡之安富、上庸,为上庸郡。省锡郡。以锡县属魏兴郡。有司奏:武皇帝拨乱反正,为魏太祖;乐用武始之舞。文皇帝应天受命,为魏高祖;乐用咸熙之舞。帝制作兴治,为魏烈祖;乐用章(武)斌之舞。祖之庙,万世不毁。其余庙,亲尽迭毁,如周后稷、文、武庙祧之制。」篇,“己巳”解释为:旧历初二日。 原文 »
〔5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嗣主传中的「永安元年冬月,壬午,诏曰:“夫褒德赏功,古今通义:其以大将军綝为丞相,荆州牧,增食县;武卫将军恩为御史大夫,卫将军,中军督,封县侯;威远将军(授)据为右将军,县侯;偏将军幹杂号将军,亭侯;长水校尉张布辅导勤劳,以布为辅义将军,封永康侯;董朝亲迎,封为乡侯。”又诏曰:“丹杨太守李衡,以往事之嫌,自拘有司。夫射钩、斩袪,在君为君。遣衡还郡,勿令自疑。”己丑,封孙皓为乌程侯,皓弟德钱唐侯,谦永安侯。月甲午,风转复,蒙雾连日。綝门侯,皆典禁兵,权倾人主;有所陈述,敬而不违:于是益恣。休恐其有变,数加赏赐。丙申,诏曰:“大将军忠款内发,首建大计以安社稷;卿士内外,咸赞其议:并有勋劳。昔霍光定计,百僚同心:无复是过。亟按前日与议定策、告庙人名,依故事应加爵位者,促施行之!”戊戌,诏曰:“大将军掌中外诸军事,事统烦多;其加卫将军、御史大夫恩侍中,与大将军分省诸事。”壬子,诏曰:“诸吏家有人人兼重为役:父兄在都,子弟给郡县吏;既出限米,军出又从;至于家事无经护者。朕甚愍之!其有人人为役,听其父兄所欲留,为留人;除其米限,军出不从。”又曰:“诸将吏奉迎、陪位在永昌亭者,皆加位级。”顷之,休闻綝逆谋,阴与张布图计。月,戊辰腊,百僚朝贺,公卿升殿;诏武士缚綝,即日伏诛。己巳,诏以左将军张布讨奸臣,加布为中军督;封布弟惇为都亭侯,给兵百人;惇弟恂为校尉。诏曰:“古者建国,教学为先;所以导世治性,为时养器也。自建兴以来,时事多故。吏民颇以目前趋务,去本就末,不循古道。夫所尚不惇,则伤化败俗。其按古置学官,立经博士;核取应选,加其宠禄。科现吏之中,及将吏子弟有志好者,各令就业;岁课试,差其品第,加以位赏;使见之者乐其荣,闻之者羡其誉:以敦王化,以隆风俗。”」篇,“己巳”解释为:旧历初九日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