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祭祀的解释

祭祀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周礼》天官 冢宰-大宰中的「以八则治都鄙。一曰祭祀,以驭其神。二曰法则,以驭其官。三曰废置,以驭其吏。四曰禄位,以驭其士。五曰赋贡,以驭其用。六曰礼俗,以驭其民。七曰刑赏,以驭其威。八曰田役,以驭其众。」篇,“祭祀”解释为指关于祭祀社稷、先君、五祀等神的制度、法则。按,周代礼制,爵位越高,应当祭祀的神灵就越尊贵而众多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周礼》天官 冢宰-幕人中的「凡朝觐、会同、军旅、田役、祭祀,共其帷、幕、幄、帟、绶。大丧共帷、幕、帟、绶。三公及卿大夫之丧,共其帟。」篇,“祭祀”解释为指在郊外举行的对天地、山川等的祭祀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周礼》地官 司徒-鄙师中的「鄙师各掌其鄙之政令、祭祀。凡作民,则掌其戒令。」篇,“祭祀”解释为指祭禜。即祭祀水旱之神。郑《注》曰:“祭禜也。”按,祭禜即禜祭,是为禳除水旱而举行的祭祀(参见《党正》注)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季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