舅犯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墨子》所染中的「齐桓染于管仲、鲍叔,晋文染于舅犯、高偃,楚庄染于孙叔、沈尹,吴阖闾染于伍员、文义,越勾践染于范蠡、大夫种。此五君者所染当,故霸诸侯,功名传于后世。 范吉射染于长柳朔、王胜,中行寅染于藉秦、高强,吴夫差染于王孙雒、太宰嚭,知伯摇染于智国、张武,中山尚染于魏义、偃长,宋康染于唐鞅、佃不礼。此六君者所染不当,故国家残亡,身为刑戮,宗庙破灭,绝无后类,君臣离散,民人流亡。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,必称此六君也。」篇,“舅犯”解释为:即狐偃,辅晋文公夺取政权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《礼记》中的「公子重耳对秦客」篇,“舅犯”解释为:即狐偃,字子犯,重耳的舅父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国语》《礼记》中的「齐姜与子犯谋遣重耳」篇,“舅犯”解释为:即子犯。 原文 »
下一词汇:居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