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济阴的解释

济阴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诸夏侯曹传中的「曹洪字子廉。太祖从弟也。太祖起义兵讨董卓,至荥阳,为卓将徐荣所败。太祖失马,贼追甚急;洪下,以马授太祖;太祖辞让,洪曰:“天下可无洪,不可无君!”遂步从到汴水。水深不得渡,洪循水得船;与太祖俱济,还奔谯。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,洪将家兵千余人,就温募兵;得庐江上甲千人,东到丹杨,复得数千人,与太祖会龙亢。太祖征徐州,张邈举兖州叛迎吕布。时大饥荒,洪将兵在前,先据东平、范,聚粮谷以继军。太祖讨邈、布于濮阳,布破走,遂据东阿;转击济阴、山阳、中牟、阳武、京、密余县,皆拔之。以前后功,拜鹰扬校尉。迁扬武中郎将。天子都许,拜洪谏议大夫。别征刘表,破表别将于舞阳、舞阴、叶、堵阳、博望,有功。迁厉锋将军,封国明亭侯。累从征伐,拜都护将军。文帝即位,为卫将军。迁骠骑将军;进封野王侯,益邑千户,并前千百户;位特进。后徙封都阳侯。始,洪家富而性吝啬;文帝少时假求不称,常恨之。遂以舍客犯法,下狱当死。群臣并救,莫能得。卞太后谓郭后曰:“令曹洪今日死,吾明日敕帝废后矣!”于是泣涕屡请,乃得免官、削爵土。洪先帝功臣,时人多为觖望。明帝即位,拜后将军;更封乐城侯,邑千户;位特进。复拜骠骑将军。太和年,薨。谥曰恭侯。子馥,嗣侯。初,太祖分洪户,封子震列侯。洪族父瑜,修慎笃敬;官至卫将军,封列侯。」篇,“济阴”解释为郡名。治所在今山东荷泽市定陶区西北。京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。密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王卫二刘傅传中的「玚弟璩,璩子贞,咸以文章显。璩官至侍中。贞咸熙中参相国军事。瑀子籍,才藻艳逸,而倜傥放荡;行己寡欲,以庄周为模则。官至步兵校尉。时又有谯郡嵇康,文辞壮丽,好言老、庄,而尚奇任侠。至景元中,坐事诛。景初中,下邳桓威出自孤微。年而著《浑舆经》,依道以见意。从齐国门下书佐,司徒署吏。后为安(成)城令。吴质,济阴人,以文才为文帝所善。官至振威将军,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,封列侯。」篇,“济阴”解释为郡名。治所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宗室传中的「瑜字仲异。以恭义校尉始领兵众。是时,宾客诸将多江西人,瑜虚心绥抚,得其欢心。建安年,领丹杨太守;为众所附,至万余人。加绥远将军。年,与周瑜共讨麻、保屯,破之。后从权拒曹公于濡须,权欲交战。瑜说权持重,权不从:军果无功。迁奋威将军,领郡如故,自溧阳徙屯牛渚。瑜以永安人饶助为襄安长,无锡人颜连为居巢长;使招纳庐江郡,各得降附。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,瑜厚礼之;使府将吏子弟数百人,就受业:遂立学官,临飨讲肄。是时,诸将皆以军务为事,而瑜好乐坟典;虽在戎旅,诵声不绝。年,建安年卒。瑜子:弥、熙、耀、曼、纮。曼至将军,封侯。」篇,“济阴”解释为郡名。治所在今山东荷泽市定陶区西北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虞陆张骆陆吾朱传中的「翻有子。第子汜最知名,永安初,从选曹郎为散骑中常侍。后为监军使者,讨扶严,病卒。汜弟忠,宜都太守。耸,越骑校尉,累迁廷尉,湘东、河间太守。昺,廷尉,尚书,济阴太守。」篇,“济阴”解释为这里是西晋郡名。治所在今山东荷泽市定陶区西北。虞耸、虞昺都是西晋灭吴后担任以上职务的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奸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