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开国的解释

开国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左太冲中的「“夫蜀都者,盖兆基于上世,开国于中古。廓灵关以为门,包玉垒而为宇。带二江之双流,抗峨眉之重阻。水陆所凑,兼六合而交会焉。丰蔚所盛,茂八区而菴蔼焉。于前则跨蹑犍牂,枕 交趾,经途所亘,五千余里。山阜相属,含谿怀谷,冈峦纠纷,触石吐云。郁葐蒀以翠微,崛巍巍以峨峨。干青霄而秀出,舒丹气而为霞。龙池 瀑 其隈,漏江伏流溃其阿。汩若汤谷之扬涛,沛若濛汜之涌波。于是乎邛竹缘岭,菌桂临崖,旁挺龙目,侧生荔枝。布绿叶之萋萋,结朱实之离离。迎隆冬而不凋,常晔晔以猗猗。孔翠群翔,犀象竞驰;白雉朝雊,猩猩夜啼;金马骋光而绝景,碧鸡倏忽而曜仪。火井沉荧于幽泉,高 飞煽于天垂。其间则有虎珀丹青,江珠瑕英;金沙银砾,符采彪炳,晖丽灼烁。」篇,“开国”解释为建都。秦惠王讨灭蜀王,封公子通为蜀侯。惠王二十七年(前311),命张若、张仪筑成都城,其后置蜀郡,以李冰为守。开国即指此。中古:此指战国秦惠王在位时期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杂诗上-枣道彦中的「吴寇未殄灭,乱象侵边疆。」篇,“开国”解释为建立邦国。《周易·师》:“大君有命,开国承家,小人勿用。”建元士:盖指贾充征调官吏在军中设置有关机构。建,建立,设置。元士,官名。周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天子之元士视附庸。”此泛指贤士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笺-阮嗣宗中的「故圣上览乃昔以来礼典旧章,开国光宅,显兹太原。明公宜承圣旨,受兹介福,允当天人。元功盛勋,光光如彼。国土嘉祚,巍巍如此。内外协同,靡愆靡违;由斯征伐,则可朝服济江,扫除吴会。西塞江源,望祀岷山。回戈弭节,以麾天下。远无不服,迩无不肃。今大魏之德,光于唐虞,明公盛勋,超于桓文。然后临沧洲而谢支伯,登箕山而揖许由,岂不盛乎?至公至平,谁与为邻?何必勤勤小让也哉!冲等不通大体,敢以陈闻。」篇,“开国”解释为建立邦国。此指司马昭被封为晋公。国,指诸侯国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书下-丘希范中的「将军勇冠三军,才为世出,弃燕雀之小志,慕鸿鹄以高翔。昔因机变化,遭遇明主;立功立事,开国称孤;朱轮华毂,拥旄万里,何其壮也!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,闻鸣镝而股战,对穹庐以屈膝,又何劣邪!」篇,“开国”解释为开建邦国。晋代封爵,自郡公至县男,都加以“开国”称号,南北朝至宋代均沿袭此制。孤:王侯自称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开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