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寇恂的解释

寇恂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任苏杜郑仓传中的「杜畿字伯侯,京兆杜陵人也。少孤,继母苦之,以孝闻。年,为郡功曹,守郑县令。县囚系数百人,畿亲临狱,裁其轻重,尽决遣之;虽未悉当,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。举孝廉,除汉中府丞。会天下乱,遂弃官,客荆州。建安中乃还。荀彧进之太祖。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。迁护羌校尉,使持节,领西平太守。太祖既定河北,而高幹举并州反。时河东太守王邑,被征;河东人卫固、范先外以请邑为名,而内实与幹通谋。太祖谓荀彧曰:“关西诸将,恃险与马,征必为乱。张晟寇崤、渑间,南通刘表;固等因之,吾恐其为害深。河东被山带河,邻多变,当今天下之要地也。君为我举萧何、寇恂以镇之。”彧曰:“杜畿其人也。”于是追拜畿为河东太守。」篇,“寇恂”解释为寇恂(?—公元 36),字子翼,上谷郡昌平(今北京市昌平区)人。世代为当地大族。东汉光武帝刘秀争夺天下,他被任命为河内郡太守,负责供应军需物资,成绩显著。后历任颍川、汝南郡太守,封雍奴侯。传见《后汉书》卷十六。刘邦得天下,靠萧何守关中。刘秀得天下,靠寇恂守河内。所以曹操以这两人作比方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中的「吕虔字子恪,任城人也。太祖在兖州,闻虔有胆策,以为从事,将家兵守湖陆。襄(陵)贲校尉杜松部民炅母等作乱,与昌豨通;太祖以虔代松。虔到,招诱炅母渠率及同恶数人,赐酒食;简壮士伏其侧,虔察炅母等皆醉,使伏兵尽格杀之。抚其余众,群贼乃平。太祖以虔领泰山太守,郡接山海,世乱;闻,民人多藏窜。袁绍所置中郎将郭祖、公孙犊等数辈,保山为寇:百姓苦之。虔将家兵到郡,开恩信;祖等党属皆降服,诸山中亡匿者尽出安土业。简其强者补战士,泰山由是遂有精兵,冠名州郡。济南黄巾徐和等,所在劫长吏,攻城邑。虔引兵与夏侯渊会击之;前后数战,斩首获生数千人。太祖使督青州诸郡兵,以讨东莱群贼李条等,有功。太祖令曰:“夫有其志,必成其事,盖烈士之所徇也。卿在郡以来,擒奸讨暴,百姓获安;躬蹈矢石,所征辄克。昔寇恂立名于汝、颍,耿弇建策于青、兖:古今也。”举茂才,加骑都尉,典郡如故。虔在泰山数年,甚有威惠。文帝即王位,加裨将军,封益寿亭侯。迁徐州刺史,加威虏将军。请琅邪王祥为别驾,民事以委之;世多其能任贤。讨利城叛贼,斩获有功。明帝即位,徙封万年亭侯;增邑百,并前百户。虔薨,子翻嗣。翻薨,子桂嗣。」篇,“寇恂”解释为寇恂(?—公元 36),字子翼。上谷郡昌平(今北京市昌平区)人。随刘秀起兵,屡有战功,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。他曾担任颍川、汝南二郡的太守,政绩突出。传见《后汉书》卷十六。汝、颍:指汝南、颍川二郡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中的「时后主颇出游观,增广声乐。周上疏谏曰:“昔王莽之败,豪杰并起,跨州据郡;欲弄神器。于是贤才智士思望所归,未必以其势之广狭,惟其德之薄厚也。是故于时更始、公孙述及诸有大众者多已广大,然莫不快情恣欲,怠于为善;游猎饮食,不恤民物。世祖初入河北,冯异等劝之曰:‘当行人所不能为。’遂务理冤狱,节俭饮食,动遵法度;故北州歌叹,声布远。于是邓禹自南阳追之;吴汉、寇恂未识世祖,遥闻德行,遂以权计举渔阳、上谷突骑迎于广阿;其余望风慕德者邳肜、耿纯、刘植之徒,至于舆病赍棺,襁负而至者,不可胜数。故能以弱为强,屠王郎,吞铜马,折赤眉而成帝业也。及在洛阳,尝欲小出;车驾已御,铫期谏曰:‘天下未宁,臣诚不愿陛下细行数出。’即时还车。及征隗嚣,颍川盗起;世祖还洛阳,但遣寇恂往。恂曰:‘颍川以陛下远征,故奸猾起叛,未知陛下还,恐不时降;陛下自临,颍川贼必即降。’遂至颍川,竟如恂言。故非急务,欲小出不敢;至于急务,欲自安不为:故帝者之欲善也如此!故《传》曰‘百姓不徒附’,诚以德先之也。今汉遭厄运,天下分:雄哲之士思望之时也。陛下天姿至孝,丧逾年,言及陨涕:虽曾、闵不过也。敬贤任才,使之尽力,有逾成、康;故国内和,大小戮力,臣所不能陈。然臣不胜大愿,愿复广人所不能者。夫挽大重者,其用力苦不众;拔大艰者,其善术苦不广。且承事宗庙者,非徒求福佑,所以率民尊上也。至于时之祀,或有不临;池苑之观,或有仍出;臣之愚滞,私不自安。夫忧责在身者,不暇尽乐;先帝之志,堂构未成:诚非尽乐之时。愿省减乐官、后宫所增造,但奉修先帝所施,下为子孙节俭之教。”」篇,“寇恂”解释为寇恂(?—公元 36),字子翼。上谷郡昌平(今北京市昌平区)人。出自当地大族。刘秀进入河北,他劝说上谷太守耿况支持刘秀。后任河内太守,全力供应刘秀大军所需的粮食物资,封雍奴侯。传见《后汉书》卷十六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容斋随笔》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中的「绿竹青青」篇,“寇恂”解释为寇恂(?—36),上谷昌平(今北京昌平)人。汉光武帝时为河内、颍川太守。后随帝出征再到颍川,当地士绅对光武帝说:“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。”后来“借寇”就成为地方挽留官吏的典故。事见《后汉书·寇恂列传》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款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