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侯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武帝纪中的「年春月,公还至昌邑。张杨将杨丑杀杨。眭固又杀丑,以其众属袁绍,屯射犬。夏月,进军临河,使史涣、曹仁渡河击之。固使杨故长史薛洪、河内太守缪尚留守,自将兵北迎绍求救。与涣、仁相遇犬城,交战;大破之,斩固。公遂济河,围射犬。洪、尚率众降,封为列侯。还军敖仓。以魏种为河内太守,属以河北事。初,公举种孝廉。兖州叛,公曰:“唯魏种且不弃孤也。”及闻种走,公怒曰:“种不南走越、北走胡;不置汝也!”既下射犬,生擒种。公曰:“唯其才也!”释其缚而用之。是时,袁绍既并公孙瓒,兼州之地,众余万,将进军攻许。诸将以为不可敌。公曰:“吾知绍之为人:志大而智小;色厉而胆薄;忌克而少威;兵多而分画不明;将骄而政令不。土地虽广,粮食虽丰,适足以为吾奉也!”秋月,公进军黎阳;使臧霸等入青州破齐、北海、东安;留于禁屯河上。月,公还许,分兵守官渡。冬月,张绣率众降,封列侯。月,公军官渡。袁术自败于陈,稍困。袁谭自青州遣迎之,术欲从下邳北过;公遣刘备、朱灵要之,会术病死。程昱、郭嘉闻公遣备,言于公曰:“刘备不可纵。”公悔,追之不及。备之未东也,阴与董承等谋反。至下邳,遂杀徐州刺史车胄,举兵屯沛。遣刘岱、王忠击之,不克。庐江太守刘勋率众降,封为列侯。」篇,“列侯”解释为:爵位名。东汉的封爵制度,授给异姓有功者的爵位有二十级,其最高一级为列侯。按封地大小,列侯又有大县侯、小县侯、乡侯、亭侯之分。封侯者享有收取封地民户租税的特权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王卫二刘傅传中的「玚弟璩,璩子贞,咸以文章显。璩官至侍中。贞咸熙中参相国军事。瑀子籍,才藻艳逸,而倜傥放荡;行己寡欲,以庄周为模则。官至步兵校尉。时又有谯郡嵇康,文辞壮丽,好言老、庄,而尚奇任侠。至景元中,坐事诛。景初中,下邳桓威出自孤微。年而著《浑舆经》,依道以见意。从齐国门下书佐,司徒署吏。后为安(成)城令。吴质,济阴人,以文才为文帝所善。官至振威将军,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,封列侯。」篇,“列侯”解释为:爵位名。是异姓所能得到的最高一级爵位。其中,按封地的大小,又可分为县侯、乡侯和亭侯三类。受封者有权收取封地内民户上交的租税归自己享用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妃嫔传中的「吴主权王夫人,琅邪人也。夫人以选入宫,黄武中得幸;生孙和,宠次步氏。步氏薨后,和立为太子,权将立夫人为后;而全公主素憎夫人,稍稍谮毁。及权寝疾,言有喜色;由是权深责怒,以忧死。和子皓立,追尊夫人曰大懿皇后,封弟皆列侯。」篇,“列侯”解释为:爵位名。对异姓有功者所授爵位的最高一级。按封地的大小,又有大县侯、小县侯、乡侯、亭侯之分。封侯者有收取封地民户租税供自己享用的特权。 原文 »
〔4〕出自《西京杂记》卷四中的「五侯进王」篇,“列侯”解释为:秦朝废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爵位,改立爵位为二十级,彻侯为二十级,位最高,金印紫绶,有封邑,得食租税。汉袭秦制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曰:“爵:一级曰公士,二上造,三簪袅,四不更,五大夫,六官大夫,七公大夫,八公乘,九五大夫,十左庶长,十一右庶长,十二左更,十三中更,十四右更,十五少上造,十六大上造,十七驷车庶长,十八大庶长,十九关内侯,二十彻侯。皆秦制,以赏功劳。彻侯金印紫绶,避武帝讳,曰通侯,或曰列侯。”蔡邕《独断》卷下曰:“汉制:皇子封为王者,其实古诸侯也。周末诸侯或称王,而汉天子自以皇帝为称,故以王号加之,总名诸侯王。王子弟封为侯者,谓之诸侯;群臣异姓有功封者,谓之彻侯,后避武帝讳改曰通侯。法律家皆曰列侯,功德优盛、朝廷所异者赐位特进,位在三公下。”应劭《风俗通义·佚文》曰:“秦时,六国未平,将帅皆家关中,故称关内侯。通侯,言其功大,通于王室。列者,言其功德列著,乃飨爵也。”王力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》说:“汉代封爵实际上只有王侯二等。皇子封王,相当于先秦的诸侯,所以通称诸侯王。汉初异姓也封王,后来‘非刘氏不王’,异姓受封者通称列侯。汉武帝以后,诸侯王得在王国境内分封庶子为侯,也是列侯性质(称为王子侯)。”据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与《王子侯表》,梁孝王五子中仅长子买封乘氏侯、次子明封桓邑侯。与本条所叙有异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