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令名的解释

令名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行旅上-潘安仁中的「微身轻蝉翼,弱冠忝嘉招。在疚妨贤路,再升上宰朝。」篇,“令名”解释为好名声。劭(shào):美好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三少帝纪中的「年春月,大将军司马文王陷寿春城,斩诸葛诞。月,诏曰:“古者克敌,收其尸以为京观,所以惩昏逆而彰武功也。汉孝武元鼎中,改桐乡为闻喜,新乡为获嘉,以著南越之亡。大将军亲总戎,营据丘头;内夷群凶,外殄寇虏;功济兆民,声振海。克敌之地,宜有令名:其改‘丘头’为‘武丘’。明以武平乱,后世不忘;亦京观、邑之义也”。夏月,命大将军司马文王为相国,封晋公,食邑郡,加之锡;文王前后让,乃止。月,丙子,诏曰:“昔南阳郡山贼扰攘,欲劫质故太守东里衮。功曹应余独身捍衮,遂免于难。余颠沛殒毙,杀身济君。其下司徒:署余孙伦吏,使蒙伏节之报”辛卯,大论淮南之功,封爵、行赏各有差。秋月,甲戌,以骠骑将军王昶为司空。丙寅,诏曰:“夫养老兴教,代所以树风化垂不朽也。必有老、更以崇至敬,乞言纳诲,著在惇史;然后合承流,下观而化。宜妙简德行,以充其选。关内侯王祥,履仁秉义,雅志淳固。关内侯郑小同,温恭孝友,率礼不忒。其以祥为老,小同为更。”车驾亲率群司,躬行古礼焉。是岁,青龙、黄龙仍现顿丘、冠军、阳夏县界井中。」篇,“令名”解释为好名字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许麋孙简伊秦传中的「刘璋时,宓同郡王商为治中从事,与宓书曰:“贫贱困苦,亦何时可以终身?卞和炫玉以耀世;宜来,与州尊相见。”宓答书曰:“昔尧优许由,非不弘也,洗其两耳;楚聘庄周,非不广也,执竿不顾。《易》曰‘确乎其不可拔’,夫何炫之有?且以国君之贤,子为良辅;不以是时建萧、张之策,未足为智也。仆得曝背乎陇亩之中,诵颜氏之箪瓢,咏原宪之蓬户;时翱翔于林泽,与沮、溺之等俦;听玄猿之悲吟,察鹤鸣于皋;安身为乐,无忧为福;处空虚之名,居不灵之龟。知我者希,则我贵矣;斯乃仆得志之秋也,何困苦之戚焉?”后商为严君平、李弘立祠。宓与书曰:“疾病伏匿;甫知足下为严、李立祠,可谓厚党勤类者也。观严文章,冠冒天下;由、夷逸操,山岳不移;使扬子不叹,固自昭明。如李仲元不遭《法言》,令名必沦;其无虎豹之文故也:可谓攀龙附凤者矣。如扬子云潜心著述,有补于世;泥蟠不滓,行参圣师;于今海内,谈咏厥辞。邦有斯人,以耀远;怪子替兹,不立祠堂。蜀本无学士,文翁遣相如东受经,还教吏民;于是蜀学比于齐、鲁。故《地(里)理志》曰:‘文翁倡其教,相如为之师。’汉家得士,盛于其世。仲舒之徒,不达封禅,相如制其礼;夫能制礼造乐,移风易俗,非《礼》所秩有益于世者乎?虽有王孙之累;犹孔子大齐桓之霸,公羊贤叔术之让,仆亦善长卿之化。宜立祠堂,速定其铭。”」篇,“令名”解释为美名。沦:埋没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贺全吕周钟离传中的「黄武初,魏使曹休来伐;齐以道远后至,因住新市为拒。会洞口诸军遭风流溺,所亡中分,将士失色;赖齐未济,偏军独全,诸将倚以为势。齐性奢绮,尤好军事,兵甲器械极为精好。所乘船,雕刻丹镂,青盖绛襜;干橹戈矛,葩(瓜)爪文画;弓弩矢箭,咸取上材;蒙冲、斗舰之属,望之若山。休等惮之,遂引军还。迁后将军,假节,领徐州牧。初,晋宗为戏口将,以众叛如魏;还为蕲春太守,图袭安乐,取其保质。权以为耻忿,因军初罢,月盛夏,出其不意;诏齐督麋芳、鲜于丹等袭蕲春,遂生虏宗。后年卒。子达及弟景,皆有令名,为佳将。」篇,“令名”解释为美名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茶经》目录-七之事中的「《世说》:“任瞻,字育长,少时有令名,自过江失志。既下饮,问人云:‘此为荼?为茗?’觉人有怪色,乃自申明云:‘向问饮为热为冷耳。’”」篇,“令名”解释为好的名声。 原文 »

〔6〕出自《菜根谭》目录-评议中的「富贵是无情之物,看得它重,它害你越大;贫贱是耐久之交,处得它好,它益你反深。故贪商於而恋金谷者,竟被一时之显戮;乐箪瓢而甘敝缊者,终享千载之令名」篇,“令名”解释为美名。 原文 »

〔7〕出自《女孝经》目录-评议中的「大家曰:“女子之所重者身也。身也者,百行之源也。善修身者,正其意,慎其虑。常德固持,一丝不累,立心正静,丝毫不差。不以存亡易心,不以盛衰改节。故柏舟之诗,(卫共伯蚤死,其妻共姜守义。父母欲夺而嫁之,共姜作柏舟之诗,以死自誓。)节行千古。断鼻之誓,(曹文叔妻,夏侯令女,文叔蚤死,父母欲嫁之。令女窃入寝室,以刀断鼻,誓不再嫁。)令名无穷。《诗》云:‘上帝临女,无贰尔心。’有节行也夫!又曰:‘乐只君子,邦家之光。’有令名也夫!”」篇,“令名”解释为美好的声誉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令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