铃下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吕布张邈臧洪传中的「备东击术,布袭取下邳。备还归布,布遣备屯小沛,布自称徐州刺史。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万,攻备,备求救于布。布诸将谓布曰:“将军常欲杀备,今可假手于术。”布曰:“不然!术若破备,则北连泰山诸将,吾为在术围中;不得不救也。”便严步兵千、骑百,驰往赴备。灵等闻布至,皆敛兵不敢复攻。布于沛西南里安屯,遣铃下请灵等。灵等亦请布共饮食,布谓灵等曰:“玄德,布弟也;弟为诸君所困,故来救之。布性不喜合斗,但喜解斗耳。”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只戟。布言:“诸君观布射戟小支:发中者,诸君当解去;不中,可留决斗。”布举弓射戟,正中小支。诸将皆惊,言:“将军天威也!”明日复欢会,然后各罢。」篇,“铃下”解释为:传达命令的随从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方伎传中的「广平刘奉林,妇病困,已买棺器。时正月也,使辂占,曰:“命在月辛卯日,日中之时。”林谓必不然,而妇渐差;至秋发动,如辂言。辂往见安平太守王基,基令作卦。辂曰:“当有贱妇人,生男儿,堕地便走入灶中死。又床上当有大蛇衔笔,小大共视,须臾去之也。又乌来入室中,与燕共斗;燕死,乌去。有此怪。”基大惊,问其吉凶。辂曰:“直官舍久远,魑魅魍魉为怪耳。儿生便走,非能自走,直宋无忌之妖将其入灶也。大蛇衔笔,直老书佐耳。乌与燕斗,直老铃下耳。今卦中见象而不见其凶,知非妖咎之征:自无所忧也!”后卒无患。时信都令家妇女惊恐,更互疾病。使辂筮之,辂曰:“君北堂西头,有两死男子;男持矛,男持弓箭;头在壁内,脚在壁外。持矛者主刺头,故头重痛不得举也;持弓箭者主射胸腹,故心中悬痛不得饮食也。昼则浮游,夜来病人;故使惊恐也。”于是掘徙骸骨,家中皆愈。」篇,“铃下”解释为:官员身边的听差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搜神记》卷三中的「管辂论怪」篇,“铃下”解释为:门丁,门卫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