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表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册-潘元茂中的「乌丸三种,崇乱二世,袁尚因之,逼据塞北,束马悬车,一征而灭,此又君之功也。刘表背诞,不供贡职,王师首路,威风先逝,百城八郡,交臂屈膝,此又君之功也。马超、成宜,同恶相济,滨据河、潼,求逞所欲,殄之渭南,献馘万计,遂定边城,抚和戎狄,此又君之功也。鲜卑、丁令,重译而至;箄于、白屋,请吏帅职,此又君之功也。君有定天下之功,重以明德,班叙海内,宣美风俗;旁施勤教,恤慎刑狱,吏无苛政,民不回慝;敦崇帝族,援继绝世,旧德前功,罔不咸秩;虽伊尹格于皇天,周公光于四海,方之蔑如也。」篇,“刘表”解释为:刘表(142—208),山阳高平(今山东微山县)人。字景升,献帝初平元年(190)任荆州刺史,据有今湖南湖北大部地区,是东汉末年较大的一股割据势力。背诞:违命放纵,不受节制而妄为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武帝纪中的「年春,军鄄城。荆州牧刘表断术粮道。术引军入陈留,屯封丘;黑山余贼及于夫罗等佐之。术使将刘详屯匡亭。太祖击详,术救之;与战,大破之。术退保封丘,遂围之;未合,术走襄邑。追到太寿,决渠水灌城;走宁陵。又追之,走江。夏,太祖还军定陶。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,自称天子。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,取泰山华、费,略任城。秋,太祖征陶谦,下余城。谦守城不敢出。是岁,孙策受袁术使渡江,数年间遂有江东。」篇,“刘表”解释为:刘表(公元 142—208 ),传见本书卷六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孙破虏讨逆传中的「是时,或间坚于术;术怀疑,不运军粮。阳人,去鲁阳百余里;坚夜驰见术,画地计校,曰:“所以出身不顾,上为国家讨贼,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;坚与卓,非有骨肉之怨也。而将军受谮润之言,还相嫌疑!”术踧踖,即调发军粮,坚还屯。卓惮坚猛壮,乃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;令坚列疏子弟任刺史、郡守者,许表用之。坚曰:“卓逆天无道,荡覆王室;今不夷汝族,悬示海,则吾死不瞑目!岂将与乃和亲邪!”复进军大谷,距雒里。卓寻徙都西入关,焚烧雒邑。坚乃前,入至雒;修诸陵,平塞卓所发掘。讫,引军还住鲁阳。初平()年,术使坚征荆州,击刘表。表遣黄祖逆于樊、邓之间。坚击破之,追渡汉水,遂围襄阳;单马行岘山,为祖军士所射杀。兄子贲,帅将士众就术;术复表贲为豫州刺史。坚子:策、权、翊、匡。权既称尊号,谥坚曰武烈皇帝。」篇,“刘表”解释为:刘表(公元 142—208),传见本书卷六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