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六翮的解释

六翮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鸟兽上-祢正平中的「感平生之游处,若埙篪之相须,何今日之两绝,若胡、越之异区?顺笼槛以俯仰,窥户牖以踟蹰。想昆山之高岳,思邓林之扶疏。顾六翮之残毁,虽奋迅其焉如?心怀归而弗果,徒怨毒于一隅。苟竭心于所事,敢背惠而忘初?托轻鄙之微命,委陋贱之薄躯。期守死以报德,甘尽辞以效愚。恃隆恩于既往,庶弥久而不渝。」篇,“六翮”解释为六翮(hé),许多羽毛。六,泛指多。翮,羽毛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二-班叔皮中的「故虽遭罹厄会,窃其权柄,勇如信、布,强如梁、籍,成如王莽,然卒润镬伏锧,烹醢分裂。又况么麽不及数子,而欲暗干天位者也。是故驽蹇之乘,不骋千里之涂;燕雀之畴,不奋六翮之用;楶棁之材,不荷栋梁之任;斗筲之子,不秉帝王之重。《易》曰“鼎折足,覆公 ”,不胜其任也。」篇,“六翮”解释为六翮(hé),指鸿鹄的翅膀。翮为羽翅中硬管,鸿鹄翅膀有六根大羽毛。李善注引《韩诗外传》曰:“鸿鹄一举千里,所恃者六翮耳。”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的「彭羕字永年,广汉人。身长尺,容貌甚伟。姿性骄傲,多所轻忽;惟敬同郡秦子敕,荐之于太守许靖曰:“昔高宗梦傅说,周文求吕尚;爰及汉祖,纳食其于布衣。此乃帝王之所以倡业垂统,缉熙厥功也。今明府稽古皇极,允执神灵;体公刘之德,行勿践之惠;《清庙》之作于是乎始,褒贬之义于是乎兴。然而翮未之备也。伏见处士绵竹秦宓:膺山甫之德,履隽生之直;枕石漱流,吟咏缊袍;偃息于仁义之途,恬淡于浩然之域;高概节行,守真不亏。虽古人潜遁,蔑以加旃!若明府能招致此人,必有忠谠落落之誉,丰功厚利,建迹(之)立勋;然后纪功于王府,飞声于来世。不亦美哉!”羕仕州,不过书佐。后又为众人所谤毁于州牧刘璋。璋髡钳羕为徒隶。」篇,“六翮”解释为六翮(hè),羽翼。比喻得力的下属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六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