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流黄的解释

流黄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淮南子》第八卷 本经训中的「太清之始也,和顺以寂漠,质真而素朴,闲静而不躁,推移而无故,在内而合乎道,出外而调于义,发动而成于文,行快而便于物。其言略而循理,其行侻而顺情,其心愉而不伪,其事素而不饰。是以不择时日,不占卦兆,不谋所始,不议所终;安则止,激则行;通体于天地,同精干阴阳;一和于四时,明照于日月,与造化者相雌雄。是以天覆以德,地载以乐;四时不失其叙,风雨不降其虐;日月淑清而扬光,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。当此之时,玄元至汤而运照,凤麟至,蓍龟兆,甘露下,竹实满,流黄出而朱草生,机械诈伪,莫藏于心。」篇,“流黄”解释为即一种宝玉。朱草:又称朱英,一种红色的草,古人以之为祥瑞之物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西京杂记》卷二中的「流黄」篇,“流黄”解释为褐黄色,竹篾经过加工后外表显现的颜色。江淹《文选·别赋》曰“晦高台之流黄”,李善注引《环济要略》曰:“间色有五:绀、红、缥、紫、流黄也。”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一卷 南山经-南次二经中的「南次二经之首,曰柜山,西临流黄,北望诸[囟比(左右)],东望长右。英水出焉,西南流注于赤水,其中多白玉,多丹粟。有兽焉,其状如豚,有距,其音如狗吠,其名曰狸力,见则其县多土功。有鸟焉,其状如鸱而人手,其音如痺,其名曰鴸,其鸣自号也,见则其县多放士。」篇,“流黄”解释为古国名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流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