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楼橹的解释

楼橹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宗室传中的「韶年,收河余众;缮治京城,起楼橹,修器备以御敌。权闻乱,从椒丘还;过定丹杨,引军归吴。夜至京城下营,试攻惊之;兵皆乘城传檄备警,w声动地,颇射外人:权使晓喻,乃止。明日见韶,甚器之;即拜承烈校尉,统河部曲;食曲阿、丹徒县,自置长吏,如河旧。后为广陵太守,偏将军。权为吴王,迁扬威将军,封建德侯。权称尊号,为镇北将军。韶为边将数年,善养士卒,得其死力。常以警疆埸、远斥候为务;先知动静,而为之备:故鲜有负败。青、徐、汝、沛颇来归附,淮南滨江屯候皆撤兵远徙;徐泗、江、淮之地,不居者各数百里。自权西征还,都武昌,韶不进见者余年。权还建业,乃得朝觐。权问青、徐诸屯要害,远近人马众寡,魏将帅姓名;尽具识之,有问咸对。身长尺,仪貌都雅。权欢悦曰:“吾久不见公礼,不图进益乃尔!”加领幽州牧,假节。赤乌年,卒。子越嗣,至右将军。越兄楷,武卫大将军,临成侯,代越为京下督。楷弟异,至领军将军;奕,宗正卿;恢,武陵太守。天玺元年,征楷为宫下镇、骠骑将军。初,永安贼施但等,劫皓弟谦,袭建业;或白楷端不即赴讨者。皓数遣诘楷,楷常惶怖;而猝被召,遂将妻子亲兵数百人,归晋。晋以为车骑将军,封丹杨侯。」篇,“楼橹”解释为瞭望的高楼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中的「魏遣曹真、夏侯尚、张郃等,攻江陵;魏文帝自住宛,为其势援,连屯围城。权遣将军孙盛,督万人备州上,立围坞,为然外救。郃渡兵攻盛,盛不能拒,即时却退。郃据州上围守,然中外断绝。权遣潘璋、杨粲等解围,而围不解。时然城中兵多肿病,堪战者才千人。真等起土山,凿地道,立楼橹临城,弓矢雨注。将士皆失色,然晏如而无恐意;方厉吏士,伺间隙攻破两屯。魏攻围然凡月日,未退。江陵令姚泰,领兵备城北门,见外兵盛,城中人少,谷食欲尽;因与敌交通,谋为内应。垂发,事觉,然治戮泰。尚等不能克,乃撤攻,退还。由是然名震于敌国,改封当阳侯。()年,权自率众攻石阳;及至旋师,潘璋断后。夜出错乱,敌追击璋,璋不能禁。然即还住,拒敌,使前船得引极远,徐乃后发。黄龙元年,拜车骑将军,右护军,领兖州牧。顷之,以兖州在蜀分,解牧职。嘉禾年,权与蜀克期大举;权自向新城,然与全琮各受斧钺,为左、右督。会吏士疾病,故未攻而退。」篇,“楼橹”解释为攻城的木架高楼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西京杂记》卷六中的「昆明池中船」篇,“楼橹”解释为古代军中用来瞭望、攻守的高台,上无遮盖,建于船上,也可建于地面或车上。橹,指没有顶盖的望楼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列传》曰:“初,帝造战车,可驾数牛,上作楼橹,置于塞上,以拒匈奴。”李贤注曰:“橹即楼也。《释名》曰:‘楼无屋为橹也。’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董二袁刘传》袁绍传曰:“绍为高橹,起土山,射营中。”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蝼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