露布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幼学琼林》卷一-武职中的「韩柳欧苏,固文人之最著;起翦颇牧,乃武将之多奇。范仲淹胸中具数万甲兵,楚项羽江东有八千子弟。孙膑吴起,将略堪夸;穰苴尉缭,兵机莫测。姜太公有《六韬》,黄石公有《三略》。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;毛遂讥众,碌碌无奇。 大将曰干城,武士曰武弁。都督称为大镇国,总兵称为大总戎。都阃即是都司,参戎即是参将。千户有户侯之仰,百户有百宰之称。以车为户曰辕门,显揭战功曰露布。下杀上,谓之弑;上伐下,谓之征。交锋为对垒,求和曰求成。战胜而回,谓之凯旋;战败而走,谓之奔北。为君泄恨,曰敌忾;为国救难,曰勤王。」篇,“露布”解释为:唐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露布》:“露布,捷书之别名也。诸军破贼,则以帛书建诸竿上,兵部谓之露布。”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王毌丘诸葛邓钟传中的「诸葛诞字公休,琅邪阳都人。诸葛丰后也。初以尚书郎为荥阳令。入为吏部郎。人有所属托,辄显其言而承用之;后有当否,则公议其得失以为褒贬:自是群僚莫不慎其所举。累迁御史中丞、尚书,与夏侯玄、邓飏等相善;收名朝廷,京都翕然。言事者以诞、飏等修浮华,合虚誉,渐不可长。明帝恶之,免诞官。会帝崩,正始初,玄等并在职。复以诞为御史中丞、尚书。出为扬州刺史,加昭武将军。王凌之阴谋也,太傅司马宣王潜军东伐;以诞为镇东将军、假节,都督扬州诸军事,封山阳亭侯。诸葛恪兴东关,遣诞督诸军讨之;与战,不利。还,徙为镇南将军。后毌丘俭、文钦反,遣使诣诞,招呼豫州士民。诞斩其使,露布天下,令知俭、钦凶逆。大将军司马景王东征,使诞督豫州诸军,渡安风津向寿春。俭、钦之破也,诞先至寿春。寿春中余万口,闻俭、钦败,恐诛,悉破城门出;流迸山泽,或散走入吴。以诞久在淮南,乃复以为镇东大将军,仪同司,都督扬州。吴大将孙峻、吕据、留赞等闻淮南乱,会文钦往,乃帅众将钦径至寿春。时诞诸军已至,城不可攻,乃走。诞遣将军蒋班追击之,斩赞;传首,收其印、节。进封高平侯,邑千百户;转为征东大将军。诞既与玄、飏等至亲,又王凌、毌丘俭累见夷灭,惧不自安;倾帑藏赈施以结众心厚养亲附及扬州轻侠者数千人为死士。」篇,“露布”解释为:不加密封的公告性文书。这里作动词,即发出露布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文学 第四中的「桓宣武北征,袁虎时从,被责免官。会须露布文,唤袁倚马前令作。手不辍笔,俄得七纸,殊可观。东亭在侧,极叹其才。袁虎云:“当令齿舌间得利。”」篇,“露布”解释为: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写有文字并用以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子,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