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陆绩的解释

陆绩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品藻 第九中的「庞士元至吴,吴人并友之。见陆绩、顾劭、全琮而为之目曰:“陆子所谓驽马有逸足之用,顾子所谓驽牛可以负重致远。”或问:“如所目,陆为胜邪?”曰:“驽马虽精速,能致一人耳;驾牛一日行百里,所致岂一人哉?”吴人无以难。“全子好声名,似汝南樊子昭。”」篇,“陆绩”解释为陆绩(188—219),字公纪,吴郡吴县(今苏州)人,汉末庐江太守陆康之子,官至偏将军。全琮(198—249):字子璜,吴郡钱唐(今浙江杭州西)人,三国时期吴国名将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庞统法正传中的「庞统字士元,襄阳人也。少时朴钝,未有识者。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,统弱冠往见徽。徽采桑于树上,坐统在树下。共语自昼至夜,徽甚异之,称统当为“南州士之冠冕”。由是渐显。后郡命为功曹。性好人伦,勤于长养;每所称述,多过其才。时人怪而问之,统答曰:“当今天下大乱,雅道陵迟;善人少而恶人多。方欲兴风俗,长道业,不美其谈,即声名不足慕企;不足慕企,而为善者少矣。今拔失,犹得其半;而可以崇迈世教,使有志者自励。不亦可乎?”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,因领南郡太守。瑜卒,统送丧至吴。吴人多闻其名,及当西还,并会昌门:陆绩、顾邵、全琮皆往。统曰:“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,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。”谓全琮曰:“卿好施慕名,有似汝南樊子昭;虽智力不多,亦时之佳也。”绩、邵谓统曰:“使天下太平,当与卿共料海之士。”深与统相结而还。」篇,“陆绩”解释为传见本书卷五十七。顾邵:传附本书卷五十二《顾雍传》。全琮(?—公元 249):传见本书卷六十。以上三人,都出自吴郡的世家大族,为当时名流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张顾诸葛步传中的「邵字孝则。博览书传,好乐人伦。少与舅陆绩齐名,而陆逊、张敦、卜静等皆亚焉。自州郡庶几及方人士,往来相见,或言议而去,或结厚而别:风声流闻,远近称之。权妻以策女。年,起家为豫章太守。下车,祀先贤徐孺子之墓,优待其后;禁其淫祀非礼之祭者。小吏资质佳者,辄令就学;择其先进,擢置右职。举善以教,风化大行。初,钱唐丁谞出于役伍,阳羡张秉生于庶民,乌程吾粲、云阳殷礼起乎微贱。邵皆拔而友之,为立声誉。秉遭大丧,亲为制服结绖。邵当之豫章,发在近路,值秉疾病;时送者百数,邵辞宾客曰:“张仲节有疾,苦不能来别,恨不见之。暂还与诀,诸君少时相待。”其留心下士,惟善所在,皆此类也。谞至典军、中郎,秉云阳太守,礼零陵太守,粲太子太傅:世以邵为知人。在郡年,卒官。子谭、承云。」篇,“陆绩”解释为传见本书卷五十七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克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