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蒙蒙的解释

蒙蒙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增广贤文》中的「但存方寸土,留与子孙耕。 灭却心头火,剔起佛前灯。 惺惺常不足,蒙蒙作公卿。 众星朗朗,不如孤月独明。 兄弟相害,不如友生。 合理可作,小利莫争。 牡丹花好空入目,枣花虽小结实成。 欺老莫欺少,欺少心不明。 随分耕锄收地利,他时饱暖谢苍天。 得忍且忍,得耐且耐; 不忍不耐,小事成大。 相论逞英豪,家计渐渐消。 贤妇令夫贵,恶妇令夫败。」篇,“蒙蒙”解释为糊涂不明白的人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楚辞》七谏中的「自悲」篇,“蒙蒙”解释为形容霜浓重,朦朦胧胧的样子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楚辞》九辩中的「何氾滥之浮云兮,猋壅蔽此明月!忠昭昭而愿见兮,然霠曀而莫达。愿皓日之显行兮,云蒙蒙而蔽之。窃不自聊而愿忠兮,或黕点而汙之。尧舜之抗行兮,瞭冥冥而薄天。何险巇之嫉妒兮,被以不慈之伪名?彼日月之照明兮,尚黯黮而有瑕。何况一国之事兮,亦多端而胶加。」篇,“蒙蒙”解释为形容幽暗、模糊不清的样子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孟尝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