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苗裔的解释

苗裔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司马迁中的「项羽本纪赞」篇,“苗裔”解释为后代子孙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论二-班叔皮中的「盖在高祖,其兴也有五:一曰帝尧之苗裔,二曰体貌多奇异,三曰神武有征应,四曰宽明而仁恕,五曰知人善任使。加之以信诚好谋,达于听受,见善如不及,用人如由己,从谏如顺流,趣时如响起。」篇,“苗裔”解释为后代子孙。《楚辞·离骚》曰:“帝高阳之苗裔兮。”朱熹《楚辞集注》曰:“苗者,草之茎叶,根所生也;裔者,衣裾之末,衣之余也。故以为远末子孙之称也。”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周瑜鲁肃吕蒙传中的「瑜两男女。女配太子登。男循,尚公主,拜骑都尉,有瑜风。早卒。循弟胤,初拜兴业都尉,妻以宗女。授兵千人,屯公安。黄龙元年,封都乡侯。后以罪徙庐陵郡。赤乌年,诸葛瑾、步骘连名上疏曰:“故将军周瑜子胤,昔蒙粉饰,受封为将;不能养之以福,思立功效;至纵情欲,招速罪辟。臣窃以瑜昔见宠任,入作心膂,出为爪牙;衔命出征,身当矢石;尽节用命,视死如归。故能摧曹操于乌林,走曹仁于郢都;扬国威德,华夏是震;蠢尔蛮荆,莫不宾服。虽周之方叔,汉之信、布,诚无以尚也。夫折冲扞难之臣,自古帝王莫不贵重。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:‘使黄河如带,泰山如砺,国以永存,爰及苗裔。’申以丹书,重以盟诅;藏于宗庙,传于无穷。欲使功臣之后,世世相踵;非徒子孙,乃关苗裔;报德明功,勤勤恳恳,如此之至;欲以劝戒后人,用命之臣,死而无悔也。况于瑜身没未久,而其子胤降为匹夫,益可悼伤!窃惟陛下钦明稽古,隆于兴继;为胤归诉,乞丐余罪,还兵复爵。使失旦之鸡,复得鸣;抱罪之臣,展其后效。”权答曰:“腹心旧勋,与孤协事;公瑾有之,诚所不忘!昔胤年少,初无功劳;横受精兵,爵以侯将:盖念公瑾以及于胤也。而胤恃此,酗淫自恣;前后告喻,曾无悛改。孤于公瑾,义犹君;乐胤成就,岂有已哉!迫胤罪恶,未宜便还;且欲苦之,使自知耳。今君勤勤援引汉高河山之誓,孤用恧然;虽德非其俦,犹欲庶几。事亦如尔,故未顺旨。以公瑾之子,而君在中间;苟使能改,亦何患乎?”瑾、骘表比上,朱然及全琮亦俱陈乞,权乃许之。会胤病死。瑜兄子峻,亦以瑜元功为偏将军,领吏士千人。峻卒,全琮表峻子护为将。权曰:“昔走曹操,拓有荆州,皆是公瑾,常不忘之。初闻峻亡,仍欲用护;闻护性行危险,用之适为作祸,故便止之。孤念公瑾,岂有已乎!”」篇,“苗裔”解释为后代。以上所引汉高祖封功臣时的誓词,见《史记》卷十八《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、《汉书》卷十六《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靡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