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名器的解释

名器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古文观止》苏轼中的「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」篇,“名器”解释为指官爵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赞-袁彦伯中的「子瑜都长,体性纯懿。谏而不犯,正而不毅。将命公庭,退忘私位。岂无鹡鸰,固慎名器」篇,“名器”解释为等级社会的表示等级的称号和车服仪器等为名器。名,爵号,称号。器,器物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史论上-干令升中的「玄丰乱内,钦诞寇外。潜谋虽密,而在几必兆;淮浦再扰,而许洛不震。咸黜异图,用融前烈。然后推毂锺邓,长驱庸蜀,三关电扫,刘禅入臣,天符人事,于是信矣。始当非常之礼,终受备物之锡,名器崇于周公,权制严于伊尹。至于世祖,遂享皇极。正位居体,重言慎法,仁以厚下,俭以足用,和而不弛,宽而能断。故民咏惟新,四海悦劝矣。聿修祖宗之志,思辑战国之苦,腹心不同,公卿异议,而独纳羊祜之策,以从善为众。故至于咸宁之末,遂排群议而杖王、杜之决。泛舟三峡,介马桂阳,役不二时,江湘来同。夷吴蜀之垒垣,通二方之险塞,掩唐虞之旧域,班正朔于八荒。太康之中,天下书同文,车同轨,牛马被野,余粮栖亩,行旅草舍,外闾不闭。民相遇者如亲,其匮乏者,取资于道路,故于时有“天下无穷人”之谚。虽太平未洽,亦足以明吏奉其法,民乐其生,百代之一时矣。」篇,“名器”解释为爵号与车服。《春秋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惟器与名,不可以假人。”杜预注:“器,车服。名,爵号。”崇:高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诔上-潘安仁中的「伊子之先,弈叶熙隆。惟祖惟曾,载扬休风。显考康侯,无禄早终。名器虽光,勋业未融。笃生吾子,诞茂淑姿。克岐克嶷,知章知微。钩深探赜,味道研机。匪直也人,邦家之辉。子之遘闵,曾未龀髫。如彼危根,当此冲焱。德之休明,靡幽不乔。弱冠流芳,俊声清劭。尔舅惟荣,尔宗惟瘁。幼秉殊操,违丰安匮。撰录先训,俾无陨坠。旧文新艺,罔不必肄。潘杨之穆,有自来矣。矧乃今日,慎终如始。尔休尔戚,如实在己。视予犹父,不得犹子。敬亦既笃,爱亦既深。虽殊其年,实同厥心。日昃景西,望子朝阴。如何短折,背世湮沉。呜呼哀哉!」篇,“名器”解释为表示等级的称号和车服仪制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名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