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秘书郎的解释

秘书郎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序下-任彦昇中的「初拜秘书郎,迁太子舍人。以选尚公主,拜驸马都尉。元徽初,迁秘书丞。于是采公曾之《中经》,刊弘度之四部,依刘歆《七略》,更撰《七志》。盖尝赋诗云:“稷、契匡虞、夏,伊、吕翼商、周。”自是始有应务之迹,生民属心矣。时司徒袁粲,有高世之度,脱落尘俗,见公弱龄,便望风推服,叹曰:“衣冠礼乐在是矣!”时粲位亚台司,公年始弱冠,年势不侔,公与之抗礼,因赠粲诗,要以岁暮之期,申以止足之戒。粲答诗曰:“老夫亦何寄,之子照清襟。”」篇,“秘书郎”解释为秘书监官员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程郭董刘蒋刘传中的「刘放字子弃,涿郡人。汉广阳(顺)顷王子西乡(侯宏)顷侯容后也。历郡纲纪,举孝廉。遭世大乱,时渔阳王松据其土,放往依之。太祖克冀州,放说松曰:“往者董卓作逆,英雄并起;阻兵擅命,人自封殖。惟曹公能拔拯危乱,翼戴天子;奉辞伐罪,所向必克。以袁之强,守则淮南冰消,战则官渡大败。乘胜席卷,将清河朔;威刑既合,大势已现。速至者渐福,后服者先亡,此乃不俟终日、驰骛之时也。昔黥布弃南面之尊,仗剑归汉,诚识废兴之理,审去就之分也;将军宜投身委命,厚自结纳。”松然之。会太祖讨袁谭于南皮,以书招松。松举雍奴、泉州、安次以附之。放为松答太祖书,其文甚丽;太祖既善之,又闻其说,由是遂辟放。建安年,与松俱至。太祖大悦,谓放曰:“昔班彪依窦融而有河西之功,今何相似也!”乃以放参司空军事。历主簿、记室。出为郃阳、祋祤、赞令。魏国既建,与太原孙资,俱为秘书郎。先是,资亦历县令,参丞相军事。」篇,“秘书郎”解释为官名。负责管理中央所藏图书文献档册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王卫二刘傅传中的「刘劭字孔才,广平邯郸人也。建安中,为计吏,诣许。太史上言:“正旦当日食。”劭时在尚书令荀彧所;坐者数人,或云“当废朝”,或云“宜却会”。劭曰:“梓慎、裨灶,古之良史,犹占水火错失天时。《礼记》曰:‘诸侯旅见天子,(及)入门不得终礼者。’日食在。然则圣人垂制,不为变异预废朝礼者;或灾消异伏,或推术谬误也。”彧善其言;敕朝会如旧,日亦不食。御史大夫郗虑辟劭。会虑免,拜太子舍人。迁秘书郎」篇,“秘书郎”解释为官名。管理中央图书馆的图书,并检查残缺,校勘文字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徐胡二王传中的「王基字伯舆,东莱曲城人也。少孤,与叔父翁居;翁抚养甚笃,基亦以孝称。年,郡召为吏,非其好也;遂去,入琅邪界游学。黄初中,察孝廉,除郎中。是时青土初定,刺史王凌特表请基为别驾,后召为秘书郎,凌复请还。顷之,司徒王朗辟基,凌不遣。朗书劾州曰:“凡家臣之良,则升于公辅;公臣之良,则入于王职。是故古者侯伯有贡士之礼。今州取宿卫之臣,留秘阁之吏:所希闻也。”凌犹不遣。凌流称青土,盖亦由基协和之辅也。大将军司马宣王辟基;未至,擢为中书侍郎。明帝盛修宫室,百姓劳瘁。基上疏曰:“臣闻古人以水喻民,曰‘水所以载舟,亦所以覆舟’。故在民上者,不可以不戒惧。夫民逸则虑易,苦则思难;是以先王居之以约俭,俾不至于生患。昔颜渊云东野子之御,马力尽矣而求进不已,是以知其将败。今事役劳苦,男女离旷。愿陛下深察东野之弊,留意舟水之喻;息奔驷于未尽,节力役于未困。昔汉有天下,至孝文时唯有同姓诸侯;而贾谊忧之曰:‘置火积薪之下而寝其上,因谓之安也。’今寇贼未殄,猛将拥兵;检之则无以应敌,久之则难以遗后。当盛明之世,不务以除患;若子孙不竞,社稷之忧也。使贾谊复起,必深切于曩时矣。”散骑常侍王肃著诸经传解及论定朝仪,改易郑玄旧说;而基据持玄义,常与抗衡。迁安平太守,公事去官。」篇,“秘书郎”解释为官名。负责管理中央所藏的图书、文献和档册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眄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