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南山的解释

南山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六卷 海外南经中的「南山在其东南。自此山来,虫为蛇,蛇号为鱼。一曰南山在结匈东南。」篇,“南山”解释为山名。可能在中国西南部的横断山脉南端。其:指结匈国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畋猎中-司马长卿中的「“于是乎崇山矗矗, 崔巍,深林巨木,崭岩 嵳。九嵕嶻嶭,南山峨峨。岩陁甗锜,摧崣崛崎。振溪通谷,蹇产沟渎。谽呀豁 ,阜陵别隝。崴磈嵔廆,丘虚堀礨。隐辚郁 ,登降施靡。陂池貏豸,沇溶淫鬻;散涣夷陆,亭皋千里,靡不被筑。掩以绿蕙,被以江蓠,糅以蘼芜,杂以留夷。布结缕,攒戾莎,揭车衡兰,槁本射干,茈姜蘘荷,葴持若荪,鲜支黄砾,蒋苎青 ,布濩闳泽,延曼太原。离靡广衍,应风披靡,吐芳扬烈。郁郁菲菲,众香发越,肸蚃布写,晻 咇茀。」篇,“南山”解释为即终南山,在长安之南,属秦岭山脉。峨峨:高峻貌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文选》行旅上-潘正叔中的「南山郁岑崟,洛川迅且急。」篇,“南山”解释为长安城南的终南山。又名南山。郁:林木葱郁。岑崟(cén yín):山险峻貌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文选》杂拟下-江文通中的「张廷尉 杂述绰」篇,“南山”解释为指商洛山。绮皓:即商山四皓:东园公,绮里季、夏黄公、甪里先生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文选》碑文下-沈休文中的「禹穴神皋,地埒分陕,江左已来,常递斯任。东渚巨海,南望秦稽,渊薮胥萃,雚蒲攸在。货殖之民,千金比屋;郛鄽之内,云屋万家。刑政繁舛,旧难详一。南山群盗,未足云多;渤海乱绳,方斯易理。公下车敷化,风动神行,诚恕既孚,钩距靡用。不待赭污之权,而奸渠必翦;无假里端之籍,而恶子咸诛。被以哀矜,孚以信顺。南阳苇杖,未足比其仁;颍川时雨,无以丰其泽。公揽辔升车,牧州典郡,感达民祇,非待期月。老安少怀,涂歌里咏,莫不欢若亲戚,芬若椒兰。麾旆每反,行悲道泣。攀车卧辙之恋,争涂忘远;去思一借之情,愈久弥结。」篇,“南山”解释为终南山。在今陕西西安。《汉书·王尊传》:“会南山群盗傰宗等数百人为吏民害。” 原文 »

〔6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董二袁刘传中的「傕将杨奉,与傕军吏宋果等谋杀傕。事泄,遂将兵叛傕。傕众叛,稍衰弱。张济自陕和解之;天子乃得出,至新丰、霸陵间。郭汜复欲胁天子,还都郿。天子奔奉营,奉击汜,破之。汜走南山。奉及将军董承,以天子还洛阳。傕、汜悔遣天子,复相与和,追及天子于弘农之曹阳。奉急招河东故白波帅韩暹、胡才、李乐等合,与傕、汜大战。奉兵败,傕等纵兵杀公卿百官,略宫人入弘农。天子走陕,北渡河。失辎重,步行;唯皇后、贵人从。至大阳,止人家屋中。奉、暹等遂以天子都安邑,御乘牛车;太尉杨彪、太仆韩融近臣从者余人。以暹为征东,才为征西,乐征北将军,并与奉、承持政。遣融至弘农,与傕、汜等连和;还所略宫人、公卿百官,及乘舆车马数乘。是时蝗虫起,岁旱无谷;从官食枣菜。诸将不能相率,上下乱,粮食尽。奉、暹、承乃以天子还洛阳;出箕关,下轵道。张杨以食迎道路,拜大司马。语在《杨传》。天子入洛阳,宫室烧尽,街陌荒芜;百官披荆棘,依丘墙间。州郡各拥兵自卫,莫有至者。饥穷稍甚,尚书郎以下,自出樵采,或饥死墙壁间。」篇,“南山”解释为山名,即秦岭。 原文 »

〔7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先主传中的「章武元年夏月,大赦,改年。以诸葛亮为丞相,许靖为司徒,置百官;立宗庙,祫祭高皇帝以下。月,立皇后吴氏,子禅为皇太子。月,以子永为鲁王,理为梁王。车骑将军张飞为其左右所害。初,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,将东征。秋月,遂帅诸军伐吴。孙权遣书请和,先主盛怒不许。吴将陆议、李异、刘阿等屯巫、秭归;将军吴班、冯习自巫攻破异等;军次秭归,武陵溪蛮夷遣使请兵。年春正月,先主军还秭归;将军吴班、陈式水军屯夷陵,夹江东西岸。月,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,缘山截岭,于夷道猇亭驻营。自佷山通武陵,遣侍中马良安慰溪蛮夷,咸相率响应。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,与吴军相拒于夷陵道。夏月,黄气现自秭归余里中,广数丈。后余日,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犹亭;将军冯习、张南等皆没。先主自猇亭还秭归,收合离散兵;遂弃船舫,由步道还鱼复。改鱼复县曰“永安”。吴遣将军李异、刘阿等踵蹑先主军,屯驻南山。秋月,收兵还巫。司徒许靖卒。冬月,诏丞相亮营南、北郊于成都。孙权闻先主住白帝,甚惧,遣使请和。先主许之,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。月,汉嘉太守黄元闻先主疾不豫,举兵拒守。」篇,“南山”解释为山名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东南。 原文 »

〔8〕出自《西京杂记》卷二中的「雷火燃木得蛟龙骨」篇,“南山”解释为即终南山。 原文 »

〔9〕出自《山海经》第二卷 西山经-西山一经中的「又西百七十里,曰南山,上多丹粟。丹水出焉,北流注于渭。兽多猛豹,鸟多尸鸠。」篇,“南山”解释为山名,在今陕西境内。 原文 »

〔10〕出自《容斋随笔》第二卷 西山经-西山一经中的「青龙寺诗」篇,“南山”解释为终南山,钱徽曾居此。动:移。《北山文》: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,假借北山口吻,讽刺向慕尘世富贵的“俗士”(假隐士)。这两句是反《北山移文》之意而誉美钱徽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靡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