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沛国的解释

沛国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武帝纪中的「太祖武皇帝,沛国谯人也。姓曹,讳操,字孟德。汉相国参之后。桓帝世,曹腾为中常侍、大长秋,封费亭侯。养子嵩嗣,官至太尉;莫能审其生出本末。」篇,“沛国”解释为王国名。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北。东汉的封爵制度规定,同姓宗王的封地为一郡,凡郡成为宗王封地则改称为国,其行政长官郡太守也随之改称国相。谯:县名。县治在今安徽亳(bó)州市。1974 年以来,在该市南郊发现了曹氏宗族墓葬群,陆续出土了带字墓砖、银镂玉衣等文物。现今亳州市境内,尚有多处与曹魏史事相关的遗迹留存。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明帝纪中的「年春正月,诏太尉司马宣王。率众讨辽东。月,癸卯,以太中大夫韩暨为司徒。癸丑,月犯心距星;又犯心中央大星。夏月,庚子,司徒韩暨薨。壬寅,分沛国萧、相、竹邑、符离、蕲、铚、龙亢、山桑、洨、虹县,为汝阴郡;宋县、陈郡苦县皆属谯郡。以沛、杼秋、公丘、彭城丰国、广戚并县,为沛王国。庚戌,大赦。月,乙亥,月犯心距星,又犯中央大星。月,省渔阳郡之狐奴县,复置安乐县。」篇,“沛国”解释为曹魏沛国治所,在今江苏沛县。萧:县名。县治在今安徽萧县西北。相:县名。县治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北。竹邑:县名。县治在今安徽宿州市北。符离:县名。县治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。蕲(qí):县名。县治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南。山桑:县名。县治在今安徽蒙城县北。洨(xiáo):县名。县治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。虹(jiàng):县名。县治在今安徽五河县西北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茶经》目录-七之事中的「晋 惠帝,刘司空琨,琨兄子兖州刺史演,张黄门孟阳,傅司隶咸,江洗马统,孙参军楚,左记室太冲,陆吴兴纳,纳兄子会稽内史俶,谢冠军安石,郭弘农璞,桓扬州温,杜舍人毓,武康小山寺释法瑶,沛国夏侯恺,余姚虞洪,北地傅巽,丹阳弘君举,乐安任育长,宣城秦精,敦煌单道开,剡县陈务妻,广陵老姥,河内山谦之。」篇,“沛国”解释为治相县,在今安徽,和沛县(即小沛)是不同的概念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怦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