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潜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世说新语》识鉴 第七中的「曹公问裴潜曰:“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,卿以备才如何?”潜曰:“使居中国,能乱人,不能为治;若乘边守险,足为一方之主。”」篇,“裴潜”解释为:裴潜(?—244),字文行,河东郡闻喜县(今山西闻喜)人。曾避乱荆州,投奔刘表,刘备也曾依附刘表,曹操指的就是此事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刘司马梁张温贾传中的「温恢字曼基,太原祁人也。父恕,为涿郡太守,卒。恢年,送丧还归乡里。内足于财,恢曰:“世方乱,安以富为?”朝尽散,赈施宗族;州里高之,比之郇越。举孝廉,为廪丘长。鄢陵、广川令,彭城、鲁相:所在见称。入为丞相主簿。出为扬州刺史。太祖曰:“甚欲使卿在亲近;顾以为,不如此州事大。故《书》云:‘股肱良哉!庶事康哉!’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邪?”时济现为丹杨太守,乃遣济还州。又语张辽、乐进等曰:“扬州刺史,晓达军事;动静与共咨议。”建安年,孙权攻合肥。是时,诸州皆屯戍。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:“此间虽有贼,不足忧;而畏征南方有变。今水生而子孝悬军,无有远备;关羽骁锐,乘利而进,必将为患。”于是有樊城之事。诏书召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。潜等缓之,恢密语潜曰:“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。所以不为急会者,不欲惊动远众;日,必有密书促卿进道。张辽等又将被召,辽等素知王意。后召前至,卿受其责矣!”潜受其言,置辎重,更为轻装速发,果被促令。辽等寻各见召,如恢所策。文帝践阼,以恢为侍中。出为魏郡太守。数年,迁凉州刺史,持节,领护羌校尉,道病卒。时年。诏曰:“恢有柱石之质,服事先帝,功勤明著。及为朕执事,忠于王室;故授之以万里之任,任之以方之事。如何不遂,吾甚愍之!赐恢子生爵,关内侯。”生早卒,爵绝。恢卒后,汝南孟建为凉州刺史,有治名。官至征东将军。」篇,“裴潜”解释为:裴潜(?—公元 244),传见本书卷二十二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容斋随笔》刘司马梁张温贾传中的「曹操用人」篇,“裴潜”解释为:裴潜(?—244),闻喜(今属山西)人。曹操平定荆州,裴潜归附,历任县令、太守、刺史等,在任期间,北境归心;曹魏建立,官至尚书令、光禄大夫,封侯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