飘摇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情-曹子建中的「余从京域,言归东藩。背伊阙,越 辕,经通谷,陵景山。日既西倾,车殆马烦。尔乃税驾乎蘅皋,秣驷乎芝田,容与乎阳林,流眄乎洛川。于是精移神骇,忽焉思散。俯则未察,仰以殊观,睹一丽人,于岩之畔。乃援御者而告之曰:“尔有觌于彼者乎?彼何人斯?若此之艳也!”御者对曰:“臣闻河洛之神,名曰宓妃。然则君王所见,无乃是乎?其状若何?臣愿闻之。”余告之曰:“其形也,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,荣曜秋菊,华茂春松。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,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。远而望之,皎若太阳升朝霞;迫而察之,灼若芙蕖出渌波。 纤得衷,修短合度。肩若削成,腰如约素。延颈秀项,皓质呈露。芳泽无加,铅华弗御。云髻峨峨,修眉联娟。丹唇外朗,皓齿内鲜,明眸善睐,靥辅承权。瑰姿艳逸,仪静体闲。柔情绰态,媚于语言。奇服旷世,骨像应图。披罗衣之璀粲兮,珥瑶碧之华琚。戴金翠之首饰,缀明珠以耀躯。践远游之文履,曳雾绡之轻裾。微幽兰之芳蔼兮,步踟蹰于山隅。于是忽焉纵体,以遨以嬉。左倚采旄,右荫桂旗。攘皓腕于神浒兮,采湍濑之玄芝。”」篇,“飘摇”解释为:飘扬。流风:轻风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公宴-曹子建中的「公子敬爱客,终宴不知疲。」篇,“飘摇”解释为:随风飞舞。放:纵逸。志意:情志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二主妃子传中的「先主昭烈甘皇后,沛人也。先主临豫州,住小沛,纳以为妾。先主数丧嫡室,常摄内事。随先主于荆州,产后主。值曹公军至,追及先主于当阳长坂;于时困逼,弃后及后主:赖赵云保护,得免于难。后卒,葬于南郡。章武年,追谥“皇思夫人”,迁葬于蜀;未至,而先主殂陨。丞相亮上言:“皇思夫人履行修仁,淑慎其身。大行皇帝昔在上将,嫔妃作合;载育圣躬,大命不融。大行皇帝存时,笃义垂恩;念皇思夫人神柩在远飘摇,特遣使者奉迎;会大行皇帝崩。今皇思夫人神柩已到;又梓宫在道,园陵将成,安厝有期。臣辄与太常臣赖恭等议:《礼记》曰:‘立爱自亲始,教民孝也;立敬自长始,教民顺也。’不忘其亲,所由生也。《春秋》之义,母以子贵。昔高皇帝追尊太上昭灵夫人为昭灵皇后;孝和皇帝改葬其母梁贵人,尊号曰恭怀皇后;孝愍皇帝亦改葬其母王夫人,尊号曰灵怀皇后。今皇思夫人宜有尊号,以慰寒泉之思。辄与恭等案《谥法》,宜曰昭烈皇后。《诗》曰:‘穀则异室,死则同穴。’故昭烈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。臣请太尉告宗庙,布露天下;具礼仪别奏。”制曰:“可。”」篇,“飘摇”解释为:飘摇(yáo),飘动。这里形容孤独无依的样子。 原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