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666 » 古文词汇 > 平原的解释

平原的解释与出处
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纪行下-潘安仁中的「倦狭路之迫隘,轨踦 以低仰。蹈秦郊而始辟,豁爽垲以宏壮。黄壤千里,沃野弥望。华实纷敷,桑麻条畅。邪界褒斜,右滨汧陇。宝鸡前鸣,甘泉后涌。面终南而背云阳,跨平原而连嶓冢。九嵕 ,太一 。吐清风之 戾,纳归云之郁蓊。南有玄灞素浐,汤井温谷。北有清渭浊泾,兰池周曲。浸决郑白之渠,漕引淮海之粟。林茂有鄠之竹,山挺蓝田之玉。班述陆海珍藏,张叙神皋隩区。此西宾所以言于东主,安处所以听于凭虚也。可不谓然乎?」篇,“平原”解释为地名。在泾渭交汇处的北面,即渭河平原。嶓冢(bōzhǒng):山名。在今甘肃天水与礼县之间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蟠冢导漾,东流为汉。”孔传:“漾水出蟠冢,在梁州。” 原文 »

〔2〕出自《文选》书中-吴季重中的「自旋之初,伏念五六日,至于旬时,精散思越,惘若有失。非敢羡宠光之休,慕猗顿之富,诚以身贱犬马,德轻鸿毛。至乃历玄阙,排金门,升玉堂,伏虚槛于前殿,临曲池而行觞,既威仪亏替,言辞漏渫。虽恃平原养士之懿,愧无毛遂耀颖之才;深蒙薛公折节之礼,而无冯谖三窟之效;屡获信陵虚左之德,又无侯生可述之美。凡此数者,乃质之所以愤积于胸臆,怀眷而悁邑者也。」篇,“平原”解释为平原君赵胜。战国时期赵国人,以养士著名,是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“战国四公子”之一。 原文 »

〔3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武帝纪中的「夏月,司徒王允与吕布共杀卓。卓将李傕、郭汜等,杀允攻布。布败,东出武关。傕等擅朝政。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,杀任城相郑遂,转入东平。刘岱欲击之,鲍信谏曰:“今贼众百万,百姓皆震恐,士卒无斗志,不可敌也。观贼众群辈相随,军无辎重,唯以抄略为资。今不若蓄士众之力,先为固守。彼欲战不得,攻又不能;其势必离散。后选精锐,据其要害,击之可破也。”岱不从,遂与战,果为所杀。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,迎太祖领兖州牧。遂进兵,击黄巾于寿张东。信力战,斗死,仅而破之。购求信丧不得,众乃刻木如信形状,祭而哭焉。追黄巾,至济北;乞降。冬,受降卒余万,男女百余万口。收其精锐者,号为“青州兵”。袁术与绍有隙,术求援于公孙瓒。瓒使刘备屯高唐,单经屯平原,陶谦屯发干:以逼绍。太祖与绍会击,皆破之。」篇,“平原”解释为县名。县治在今山东平原县南。 原文 »

〔4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武帝纪中的「秋月,令曰:“丧乱以来,有年。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,吾甚伤之。其令郡国:各修文学;县满百户,置校官,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。庶几先王之道不废,而有以益于天下。”月,公征刘表,军西平。公之去邺而南也,谭、尚争冀州。谭为尚所败,走保平原。尚攻之急,谭遣辛毗乞降请救。诸将皆疑,荀攸劝公许之;公乃引军还。冬月,到黎阳,为子整与谭结婚。尚闻公北,乃释平原,还邺。东平吕旷、吕翔叛尚,屯阳平;率其众降,封为列侯。」篇,“平原”解释为县名。县治在今山东平原县南。 原文 »

〔5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武帝纪中的「月,令曰:“河北罹袁氏之难。其令无出今年租赋!”重豪强兼并之法,百姓喜悦。天子以公领冀州牧,公让还兖州。公之围邺也,谭略取甘陵、安平、勃海、河间。尚败,还中山。谭攻之,尚奔故安,遂并其众。公遗谭书,责以负约,与之绝婚。女还,然后进军。谭惧,拔平原,走保南皮。月,公入平原,略定诸县。」篇,“平原”解释为这是郡名。治所在平原县。 原文 »

〔6〕出自《三国志》诸夏侯曹传中的「夏侯渊字妙才。惇族弟也。太祖居家,曾有县官事;渊代引重罪。太祖营救之,得免。太祖起兵,以别部司马、骑都尉从,迁陈留、颍川太守。及与袁绍战于官渡,行督军校尉。绍破,使督兖、豫、徐州军粮。时军食少,渊传馈相继,军以复振。昌豨反,遣于禁击之,未拔;复遣渊与禁并力。遂击豨,降其余屯,豨诣禁降。渊还,拜典军校尉。济南、乐安黄巾徐和、司马俱等攻城,杀长吏。渊将泰山、齐、平原郡兵击,大破之;斩和,平诸县,收其粮谷以给军士。年,以渊为行领军。太祖征孙权还,使渊督诸将,击庐江叛者雷绪。绪破,又行征西护军,督徐晃击太原贼;攻下余屯,斩贼帅商曜,屠其城。从征韩遂等,战于渭南。又督朱灵平隃糜、汧氐。」篇,“平原”解释为王国名。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南。 原文 »

〔7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和常杨杜赵裴传中的「后刺史梁习,荐州界名士林及杨俊、王凌、王象、荀纬,太祖皆以为县长。林宰南和,治化有成;超迁博陵太守、幽州刺史,所在有绩。文帝为官将,林为功曹。太祖西征,田银、苏伯反,幽、冀扇动。文帝欲亲自讨之,林曰:“昔忝博陵,又在幽州;贼之形势,可料度也。北方吏民,乐安厌乱,服化已久,守善者多。银、伯犬羊相聚,智小谋大,不能为害。方今大军在远,外有强敌。将军为天下之镇也,轻动远举,虽克不武。”文帝从之,遣将往伐,应时克灭。出为平原太守、魏郡东部都尉。入为丞相东曹属。魏国既建,拜尚书。」篇,“平原”解释为郡名。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南。 原文 »

〔8〕出自《三国志》刘繇太史慈士燮传中的「刘繇字正礼,东莱牟平人也。齐孝王少子封牟平侯,子孙家焉。繇伯父宠,为汉太尉;繇兄岱,字公山,历位侍中、兖州刺史。繇年,从父韪为贼所劫质。繇篡取以归,由是显名。举孝廉,为郎中。除下邑长,时郡守以贵戚托之,遂弃官去。州辟部济南。济南相,中常侍子,贪秽不循法;繇奏免之。平原陶丘洪荐繇,欲令举茂才。刺史曰:“前年举公山,奈何复举正礼乎?”洪曰:“若明使君用公山于前,擢正礼于后;所谓御龙于长途,骋骐骥于千里:不亦可乎!”会辟司空掾。除侍御史,不就。避乱淮浦。诏书以为扬州刺史。时袁术在淮南,繇畏惮,不敢之州。欲南渡江,吴景、孙贲迎置曲阿。术图为僭逆,攻没诸郡县。繇遣樊能、张英,屯江边以拒之;以景、贲,术所授用,乃追逐使去。于是术乃自置扬州刺史,与景、贲并力攻英、能等,岁余不下。汉命加繇为牧,振武将军,众数万人。孙策东渡,破英、能等。繇奔丹徒,遂溯江,南保豫章,驻彭泽。笮融先至,杀太守朱皓,入居郡中。繇进讨融,为融所破;更复招合属县,攻破融。融败走入山,为民所杀。繇寻病卒,时年。笮融者,丹杨人。初聚众数百,往依徐州牧陶谦。谦使督广陵、下邳、彭城运漕;遂放纵擅杀,坐断郡委输以自入。乃大起浮图祠:以铜为人,黄金涂身,衣以锦采;垂铜盘重,下为重楼阁道;可容千余人,悉课读佛经;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,复其他役以招致之,由此远近前后至者千余人户。每浴佛,多设酒饭,布席于路,经数里;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,费以巨亿计。曹公攻陶谦,徐土骚动。融将男女万口,马千匹,走广陵;广陵太守赵昱待以宾礼。先是,彭城相薛礼,为陶谦所逼,屯秣陵。融利广陵之众,因酒酣杀昱;放兵大略,因载而去。过杀礼,然后杀皓。」篇,“平原”解释为王国名。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南。 原文 »

〔9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潘濬陆凯传中的「刘惇字子仁,平原人也。遭乱避地,客游庐陵,事孙辅。以明天官、达占数,显于南土。每有水旱寇贼,皆先时处期,无不中者。辅异焉,以为军师。军中咸敬事之,号曰“神明”。建安中,孙权在豫章。时有星变,以问惇。惇曰:“灾在丹杨。”权曰:“何如?”曰:“客胜主人。到某日,当得问。”是时边鸿作乱,卒如惇言。惇于诸术皆善,尤明太乙;皆能推演其事,穷尽要妙。著书百余篇,名儒刁玄称以为奇。惇亦宝爱其术,不以告人;故世莫得而明也。」篇,“平原”解释为王国名。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。 原文 »

下一词汇:明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