濮阳的解释与出处
〔1〕出自《文选》诔下-颜延年中的「惟永初三年,十一月十一日,宋故宁远司马濮阳太守彭城阳君卒。呜呼哀哉!瓒少禀志节,资性忠果。奉上以诚,率下有方。朝嘉其能,故授以边事。永初之末,佐守滑台。值国祸荐臻,王略中否。獯虏间衅, 剥司兖。幽并骑弩,屯逼巩洛。列营缘戍,相望屠溃。瓒奋其猛锐,志不违难。立乎将卒之间,以缉华裔之众。罢困相保,坚守四旬。上下力屈,受陷勍寇。士师奔扰,弃军争免。而瓒誓命沉城,佻身飞镞,兵尽器竭,毙于旗下。非夫贞壮之气,勇烈之志,岂能临敌引义,以死徇节者哉!景平之元,朝廷闻而伤之,有诏曰:“故宁远司马濮阳太守阳瓒,滑台之逼,厉诚固守,投命徇节,在危无挠。古之烈士,无以加之。可赠给事中,振恤遗孤,以慰存亡。”追宠既彰,人知慕节,河汴之间,有义风矣。逮元嘉廓祚,圣神纪物,光昭茂绪,旌录旧勋,苟有概于贞孝者,实事感于仁明。末臣蒙固,侧闻至训,敢询诸前典,而为之诔,其辞曰:」篇,“濮阳”解释为:郡名。辖境相当于今河南滑县、濮阳、范县,山东郓城、鄄城等地。彭城:今江苏徐州。 原文 »
〔2〕出自《三国志》武帝纪中的「年春,绍、馥遂立虞为帝,虞终不敢当。夏月,卓还长安。秋月,袁绍胁韩馥,取冀州。黑山贼于毒、白绕、眭固等余万众略魏郡、东郡,王肱不能御。太祖引兵入东郡,击白绕于濮阳,破之。袁绍因表太祖为东郡太守;治东武阳。」篇,“濮阳”解释为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南。 原文 »
〔3〕出自《战国策》武帝纪中的「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」篇,“濮阳”解释为: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部。吕不韦:阳翟大商人。 原文 »
下一词汇:七尺